【編者按】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張家川縣將“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貫穿其中,堅持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縣委縣政府領導在開展全面調研督查的基礎上,建立長效機制、狠抓工作落實,開展各類專項整治活動,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實際問題。

黨史學習教育中,結合當前正在開展的文明縣創建工作,張家川縣相關單位全面動員、廣泛參與,不斷加強城鄉環境整治力度,用心用情解決群眾關心的實際問題,以時不我待的精神,用力擦亮城鄉文明底色。

規范戶外廣告設置。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張家川縣執法局不斷加大市容環境整治力度,先后組織執法人員對城區破舊污損、內容過時、不符合規范、存在安全隱患和未經審批擅自設置的門頭牌匾進行集中拆除整治。至目前,共拆除未經審批或不符合規定設置的門頭牌匾48處、墻體燈箱20余個,亂拉亂掛橫幅80余處,清理“牛皮癬”小廣告500余處。

全面整治老城區不整潔問題。面對老舊城區“臟亂差”的頑疾,張家川縣執法局全面開展背街小巷、老城區環境衛生綜合整治,聯合張家川鎮、住建局、自然資源局、交警隊、運管局等相關單位,抽調執法骨干,組成聯合執法小組,對阿陽路、中城路、解放路、人民路、東關大轉盤等路段以及周邊背街小巷環境衛生,進行徹底清理整治,嚴格做好“門前四包”責任制落實,確保單位、商鋪門前衛生整潔、秩序良好。至目前共補簽更新“門前四包”責任書50余份,重新評定門店等次1000余家。鏟除人行道、背街小巷堆放物料100余車次,拆除非法占用公共資源構筑物60余處。

全面開展城區交通環境整治。重點對城區人行道亂停亂放車輛進行全面清理,對占用人行道停放的車輛依法貼單處罰;對長期停放屢教不改的機動車輛依法進行拖離;規范人行道停放非機動車輛,做到朝向一致、排列整體,確保公眾出行方便和安全。已累計貼單處罰人行道亂停亂放機動車輛200余輛次;拖離長期停放車輛60余輛;規范非機動車輛300余輛;批評教育亂停亂放車主450余人次,城區人行道車輛亂停亂放現象得到有效遏制。

全面整治施工車輛路面拋灑問題。市生態環境局張家川分局、執法局、交警隊、運管局等部門定期開展渣土運輸整治,設立渣土運輸檢查點、動態巡查,對渣土運輸環節的帶泥行駛、不加覆蓋沿路拋灑等各類違法行為進行嚴厲查處。嚴格管控建筑工地出入車輛,認真落實建筑工地“六個百分百”要求,通過簽訂建筑工地“六個百分百”管控及揚塵污染防治承諾書、落實情況驗收(檢查)表、運輸車輛申請表、建設工程申請(備案)登記表等措施,定期排查城區建筑工地,從源頭上治理了施工車輛路面拋灑問題。至目前,共處罰帶泥行駛運輸車輛20余輛,處罰未加覆蓋渣土運輸車輛30余輛,批評教育駕駛員50余人次,簽訂揚塵防控承諾書28份,依法下發《建筑工地責令限期改正通知書》10份。公路段加大巡查頻率,對巡查中發現的拋灑物第一時間組織人員機械進行清掃,切實減少拋灑物給公路環境衛生造成的不利影響,消除安全隱患。城區在建施工工地12個,目前已全部完成設置洗車臺建設、道路硬化、工地圍擋等措施。

多措并舉清理“牛皮癬”廣告。為深入推進創建省級文明縣工作,持續改善城區面貌,提升城市顏值,解決各類“牛皮癬”小廣告影響市容市貌的問題,張家川縣執法局積極開展“牛皮癬”廣告專項整治行動。整治過程中,工作人員通過人工手撕、擦洗、鏟除等方式,對西城路、中城路、解放路等主干道建(構)筑物墻體、公交站牌、宣傳欄、電線桿等公共設施上的各類“牛皮癬”廣告進行了逐一清理,真正做到了全面清除,不留死角。與此同時,執法人員還結合“門前四包”責任制,督促沿街商戶管好門前“責任田”,做好店面墻體清潔,不亂涂、亂貼、亂畫,不亂堆、亂放、亂倒,耐心引導商戶積極加入創建省級文明縣行列,營造全民參與創建的濃厚氛圍。

據了解,下一步各單位將在全縣范圍內持續推進“牛皮癬”小廣告治理,對噴畫、涂鴉的難以鏟除的“牛皮癬”進行刷白,全面根治城市“頑疾”,為廣大群眾打造一個整潔、干凈、優美的城市環境。


(天水在線編輯: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