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兩天看到咱們鎮上的干部真的很辛苦,他們不怕臟不怕累,把我們的巷道打掃得這么干凈,他們辛勤的付出為我們樹立了講文明講衛生的好榜樣。”張家川縣張家川鎮興居巷居民海霞看著身著紅馬甲的志愿者在巷道干活的身影對記者說。
背街巷道既是城市的“里子”也是城市的“面子”,直接關系到人居環境和老百姓的生活。背街巷道的“雜、爛、亂、臟”一直以來是令人頭疼的大難題,也是創建工作最大的“攔路虎”。在張家川鎮的大街小巷,記者看到一抹抹紅色的身影緊張有序地忙碌著,你拿掃把我拿鐵鏟,志愿者們認真的清掃著每一處的死角垃圾,每個人臉上都掛著勞動的喜悅。同時,志愿者們挨家挨戶發放宣傳單頁,宣傳政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張家川縣創建省級文明縣貢獻自己的力量。

張家川鎮以此次專項整治為契機,以社區為單位,嚴格排查“五堆”現象,對亂搭亂建發現一處拆除一處,對亂堆亂放發現一處清理一處,如今的背街小巷經過整治以后展露出了新的“顏值”,不僅改善了群眾的居住環境,也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張家川鎮黨委副書記晉波濤告訴記者:“自張家川縣創建省級文明縣以來,張家川鎮作為創建工作的主戰場主陣地,積極圍繞爭創省級文明縣目標,前期進行了為期10天的背街小巷“牛皮鮮”的整治。今天以張家川縣創建省級文明縣“包街包巷小區”責任制落實暨志愿服務活動啟動儀式為契機,張川鎮黨委制定了背街小巷“五堆”及各類垃圾清理工作方案,通過專項治理,解決巷道“五堆”問題,徹底改變小巷道“臟、亂、差”的現狀,效果明顯,為打造整潔、有序、文明的張家川奠定了基礎。”

據了解,此次活動張家川鎮共組織29個行政村及5個社區、鎮干部500余人,成立7個小組,出動大型機械5輛,小型運輸車輛29輛,累計清理垃圾200余噸,清理“五堆”60余處,不僅有效提升了人居環境,也營造了“全民動員、全民共創、人人參與”的濃厚氛圍。
(天水在線編輯: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