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小區有一家人剛從西安回來,現在正在居家隔離”……
“有一戶居民從外地回來已經五天了,三次核酸檢測完目前一切正常。”……

一條條信息通過網格員迅速反饋到社區。“疫情來了,困難來了,沒啥說的,黨組織牽頭抓實疫情防控,讓群眾少一分擔憂,多一分安全。”張家川縣張家川鎮北城社區黨支部書記、主任楊小榮說。

居住小區作為人員流動的主要區域,疫情輸入風險大,也是疫情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的關鍵防線。為有效應對疫情擴散,保障居民安全,張家川縣各社區聯合共建單位、志愿者、鄉鎮網格員等力量,凝心聚力,多方聯動,多措并舉,共同筑牢防疫的堅強堡壘。

“請出示您的健康碼、行程碼,再依次掃一下這上面的幾個碼,讓我們的醫務人員給您測一下體溫,您從哪里來要去哪里,最近沒有特別重要的事情最好不要出門,出門的時候做好個人防護。”正在和諧家園疫情防控監測點值班的醫保局工作人員正在仔細地詢問查驗著每一名進出小區人員的健康碼并囑咐他們做好個人防護。

一個黨員一面旗。在張家川每個小區門口,都可以看到這樣一群人,他們戴著“紅袖章”、穿著“紅馬甲”,值守在防控點上,巡邏在小區里。
記者發現,在各小區都有最新錄制的疫情防控指南音頻通過喇叭循環播放,各小區監測點值班人員利用微信群和朋友圈不斷地發布防疫知識,廣泛開展宣傳,積極引導群眾充分認識病毒的嚴重危害和掌握防控要點,確保做到非必要不外出,切實增強小區居民疫情防控警惕性和個人防護能力。

近期,各共建單位協同社區網格員進一步加強網格化管理,組織人員到戶、到人排查摸底外來人員、來自中高風險地區人員、入境人員、接觸隔離人員等重點人群,開展信息登記和日常健康監測,發現異常情況及時了解核實、及時如實報告,確保做到疫情防控無死角、無盲區。

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遭遇戰、阻擊戰,切實抓實抓細“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各項工作,嚴格落實“四早”要求和“八個嚴禁”紀律要求,張家川縣積極學習借鑒“街鄉吹哨、部門報到”等防疫先進經驗,既當指揮員,又當戰斗員,構建起了鄉鎮、縣直部門、社區三級聯動機制。各級各單位主要負責人靠前指揮、統一調度,班子成員分工負責,努力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并在第一時間積極調派多名黨員干部下沉到各個居民小區,廣泛開展宣傳引導、監測預警、應急處置等防控工作,為一個個小區打造起抗“疫”的銅墻鐵壁。

社區穩定,是一個城市穩定的基礎;社區和諧,是城市和諧的基本元素。截至目前已建成覆蓋城鄉、上下聯動、可管可控、平戰結合、安全可靠的信息播發和調度控制體系。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張家川縣始終堅守“生命重于泰山,安全高于一切”的初心,每一位黨員、下沉干部、志愿者、居民群眾率先垂范,以實的網格管理和服務水平,彰顯著他們在抗擊疫情中的責任與擔當,也將堅定的初心使命書寫在社區防控最前沿,筑起了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安全墻”。


(天水在線編輯: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