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一名共產黨員,也是一名駐村幫扶工作隊隊員,為人民服務、為群眾解憂是我的職責和使命。”這是張家川縣委辦駐劉堡鎮窯兒村工作隊隊員馬龍同志寫在工作筆記中的話。疫情發生以來,他更是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這句話的含義,積極協助村“兩委”、駐村干部、志愿者開展疫情防控工作,變身防疫先鋒,主動投身一線,逆向前行,用擔當和奉獻為窯兒村村民筑牢疫情“防護墻”。

疫情面前,他是落實政策的“指導員”。為堅決守好基層防疫堡壘,夯實筑牢疫情防控的思想防線,他積極發揮政策“指導員”作用,采取互相提、相互問的方式,對縣、鎮疫情防控部署要求、防控查驗工作要點和出現黃紅碼的應對措施等基本防控知識向防控一線工作人員進行了培訓學習,提前做好群眾通知工作,提前熟悉業務流程。同時,逐巷逐戶不厭其煩的開展疫情防控宣傳,自覺從思想上、行動上關心群眾,特別是隨著氣溫驟降,及時協調幫扶單位,為五保戶、困難戶等發放毛毯,叮囑村內常住群眾要顧大局聽指揮,不信謠不傳謠,切實增強了群眾自我防控意識和抗疫信心。

疫情面前,他是銳意進取的“實干者”。接到全鎮疫情防控封閉管理通知后,他和村“兩委”成員第一時間認真分析,根據窯兒村實際,在主要出入口設置了2個檢查關卡,實行24小時值班值守制度,禁止外來人員和車輛進入村內,做好本村人員外出勸導工作。在遇到不理解檢查的群眾,他總是耐心的做好講解,及時普及防疫知識,講明相關政策,正面引導群眾主動參與疫情防控,降低疫情傳播風險,現在每位群眾都能自覺配合防控工作。

疫情面前,他是人民群眾的“服務員”。為切實做好疫情期間群眾生活必需品保障工作,精準掌握群眾的所思所盼,他及時在微信群和村內巷道發布了物資供應聯系方式,幫助村民采購生活物資。積極引導群眾出門戴口罩、注意公共衛生、室內衛生和個人衛生,引導群眾婚慶喜事延辦、喪事簡辦,形成了人人參與、人人防治的群防群控格局。同時,利用排查間隙走訪脫貧不穩定戶,詳細了解掌握疫情是否造成家庭生活困難。
面對突出其來的疫情,他不退縮、不畏懼,始終沖在戰“疫”一線,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為打贏疫情防控遭遇戰貢獻了自己的幫扶力量。
(天水在線編輯: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