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在縣委縣政府的安排部署下,張家川縣市場監管局按照分類分級、有序推進的原則,細化舉措、堅持“五到位、六必須”推進各類市場主體有序復商復市,切實做到疫情防控和復商復市兩不誤,保障全縣市場經濟秩序安全、有序、平穩運行。
科學研判,確定復商復市主體。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召開復商復市專題會議,制定《張家川縣市場監管領域有序推進復工復產的工作方案》,按照分類分級、先申請后核查、有序推進的原則,確定一批糧油、超市、果蔬、藥店、理發等服務企業在疫情防控措施有效落實前提下,優先復商復市。

加強宣傳,確保五個到位。在縣城主城區會同縣執法局,逐戶逐店宣傳疫情防控措施及復商復市相關規定,要求市場主體復商復市前必須對經營場所進行徹底的清理消毒,確保無死角、無盲區,確保從業人員及消費者安全健康。在經營場所出入口設置檢測點,配備體溫檢測儀,按照疫情防控責任落實到位,返崗人員健康核查到位,防疫物資措施落實到位,開展清潔消毒防護到位,“四碼一證”查驗落實到位,由經營單位先提出申請,填寫《復商復市申請承諾書》,經執法人員現場核查驗收,驗收合格后,開門營業。

細化措施,嚴格落實六個必須。開展全天候,不間斷執法檢查,督促復商復市主體,必須嚴格職工健康監測,落實崗位防疫措施,做好環境清潔消毒,實行廠區封閉管理,加強防疫知識宣傳,做好突發疫情應急處置,規范設置“一米線”、佩戴口罩、健康碼和行程碼查驗、體溫檢測、進店人員登記、消殺通風、食品采購加工等,落實職工體溫日檢測制度、持健康證、疫苗接種證明、核酸檢測證明上崗,鼓勵餐飲單位打包帶走、嚴格控制客流量、保持座位間距、隔座就餐,嚴禁經營場所人員扎堆聚集,嚴格“四類藥品”管理,實行動態管理,對已開門營業,但未能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經營單位,督促其立即停業整頓,至目前,全縣申請營業的1144戶中,審查符合營業條件的966戶,對疫情防控措施落實不到位的71戶責令整改,關停5戶。

人物同防,切斷疫情傳播鏈。對冷鏈食品經營戶,嚴格執行24小時提前向縣市場監管局報備制,進入監管總倉進行消殺、核酸檢測,如實將進口冷鏈食品信息錄入“甘肅省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臺”,嚴格落實“三專、四證、四不”規定,按照要求對環境、設備進行消毒,會同縣疾控中心對從業人員按規定定期進行核酸篩查,至目前,共開展冷鏈食品核酸檢測樣本3305份,其中從業人員2029份、食材及環境樣本1276份,檢測結果全部為陰性。
下一步,縣市場監管局將以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為指引,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精準施策逐步推動市場、商場、餐飲、住宿等商貿服務企業恢復正常經營,保障群眾生活必需品供應,方便居民消費,確保疫情防控和復商復市工作兩不誤、雙勝利。
(天水在線編輯: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