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8日,省委統戰部副部長、省民委黨組書記、主任趙凌云在張家川縣調研民族工作和產業發展。市政府副市長、市工商聯主席董小平,省委統戰部二處處長王亞莉,省民委民族團結進步創建處處長魏旭文,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民宗委主任傅小春,縣領導張思佳、馬創成、李國恩、張育明、蘭雪艷、馬少雄等參加部分調研。
當天,調研組來到張家川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川恒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馬河村現代農業示范園等地,就全縣民族團結進步創建進學校、進企業、進村(社)等開展情況以及餐飲服務業發展和拉面師技能培訓、畜牧養殖和特色種植產業發展、現代農業示范園建設工作進行廣泛調研。隨后,召開座談會,專題聽取張家川縣經濟社會發展、民族宗教工作開展以及自治縣70周年縣慶籌備等情況匯報。

今年以來,張家川縣聚焦打造民族地區轉型升級示范區,落實“三新一高”要求,全力抓好縣域經濟發展、民族團結進步、生態功能區保護“三件大事”。特別是中央民族工作會議、全國宗教工作會議召開后,全縣上下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宗教工作重要論述,強化政治引領,把牢民族宗教工作正確方向,聚焦主題主線,全面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依法加強宗教事務管理,不斷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健全完善民族宗教工作機制,著力夯實民族宗教工作基層基礎,聚焦“感恩奮進七十年 同心筑夢譜新篇”主題,精心謀劃籌備自治縣70周年縣慶活動。同時,圍繞爭做“隴東南民族團結進步鞏固區”排頭兵目標定位,結合全省民族團結進步“一廊一區一帶”行動、“隴東南民族團結進步鞏固區”聯創共建行動,抓點、串線、帶面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持續鞏固拓展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創建成果,全縣保持了經濟發展、民族和睦、宗教和順、社會和諧的良好局面。

趙凌云充分肯定了張家川縣經濟社會發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等方面取得的顯著成效。強調,要完整、準確、全面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宗教工作重要論述的精神實質、豐富內涵和實踐要義,切實用以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推動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宗教工作理論和方針政策,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做好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和宗教工作,深入持久地抓好中央和省委民族工作會議、全國和全省宗教工作會議的貫徹落實,確保會議精神家喻戶曉、入腦入心、落細落實。要時刻牢記“國之大者”,準確把握“事之要者”,增強政治能力和戰略定力,自覺從政治上審視和研究民族、宗教工作,從大局上謀劃和推進民族、宗教工作,從行動上鞏固和促進民族和睦、宗教和順,牢牢掌握民族和宗教工作主動權,持續用力、久久為功抓好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創建工作提質擴面增效,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式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進機關、進企業、進村社、進鄉鎮、進學校、進宗教活動場所、進軍營、進家庭、進景區等活動,引導各族群眾牢固樹立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著力打造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創建“升級版”。要加強黨對民族工作的全面領導,扎實推動民族工作各項任務落地見效,切實提高各級干部政策落實能力、依法治理能力、改革攻堅能力、風險防范能力、群眾工作能力,始終堅持“發展第一要務、穩定第一責任”,緊扣“三新一高”導向,大力實施強工業、強科技、強縣域行動,加大民生保障傾斜支持力度,加快民族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特別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農業農村發展、城鎮化建設、生態環境保護以及教育、醫療、社保、養老等公共服務事業方面下實功、出實效,推動各民族共同走向現代化,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創新基層治理體制機制,堅持依法治理,防范化解風險,維護和諧穩定,推進民族事務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座談會上,調研組還就張家川回族自治縣70周年縣慶籌備有關事宜進行了深入交流,并提出了省、市民委具體給予支持協調的意見建議。縣委組織部等6個縣直部門負責同志分別作了發言。
(新聞來源: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