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現代城市的底色,關心殘疾人,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今年以來,張家川縣結合開展省級文明縣創建工作,持續加大力度縣城無障礙環境建設,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扶殘助殘活動,形成全社會理解、關心、幫助殘疾人的濃厚氛圍,殘疾人權益得到有效保障,生活質量不斷提高,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不斷增強,使文明縣創建工作不僅有廣度、有力度更有溫度。

文明宣傳有廣度。5月13日,縣殘聯會同馬鹿鎮和相關單位在馬鹿鎮堡梁村舉行“全國助殘日”系列活動。隨后深入各鄉鎮、村戶發放裝有政策法規、疫情防護知識、疫情防控用品的手提袋,在全鎮范圍內廣泛開展宣傳活動,提高殘疾人法規政策和疫情防控知識知曉率。組織開展了“書香中國·閱讀有我”等形式多樣的閱讀活動,為特教學校兒童發放《奇趣動物日記繪本》,為殘疾人發放《中國殘疾人》、《三月風》等書籍,開展閱讀活動進特教學校、進殘疾人家庭活動,極大地豐富了殘疾人的精神文化需求,鼓勵他們積極勇敢面對生活。

文明建設有力度。以創建省級文明縣為抓手,進一步加強縣城無障礙環境建設工作,今年在原有人行道盲道18公里的基礎上,對阿陽大道中段1.2公里盲道進行了修補,縣體育場、圖書館、博物館、醫院、學校等大型公共場所均配套建設了無障礙設施,縣城16所公共衛生間全部配備無障礙通道和無障礙廁所廁位,為殘疾人生活、學習、工作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日益增多的無障礙設施,讓通行變得無“礙”,十字路口的小斜坡,道路兩旁的人行道的盲道,街道、步行街的緣石坡道,無障礙廁所廁位,人行橫道信號燈配套語音提示等……處處無不彰顯著“愛”。

文明關愛有溫度。在第32次“全國助殘日”之際,縣殘聯圍繞“促進殘疾人就業、保障殘疾人權益”主題,組織開展了第32次全國助殘日系列活動,讓廣大殘疾人感受到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各界的關心、關注和關愛。縣級領導帶隊對李某等10戶重度和一戶多殘殘疾人家庭進行走訪慰問,為他們送去黨和政府的關懷與溫暖。現場為部分殘疾人及其家屬代表發放多功能輪椅20輛,手杖20個,盲杖8個,語音燒水壺5個,定位手環3個,寫字板5個,共計61件。為312名殘疾人適配輪椅、拐杖、寫字板、語音燒水壺、盲杖、定位手環等輔具332件。縣殘聯會同張家川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組織醫護人員為150名重度困難殘疾人開展B超、心電圖、內科、外科等項目的健康體檢活動,有效保護了殘疾人的身心健康。

(新聞來源: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