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近日,張家川縣召開了創建省級文明縣工作推進會,會上命名表彰了一批縣級文明單位、文明村、文明校園、文明家庭、書香家庭、最美張家川人、最美志愿者、新時代好少年,為了更好地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從即日起,縣文明辦聯合縣融媒體中心將推出《德潤張家川》專欄,充分展現張家川縣精神文明建設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生動實踐、先進事跡,用文明的雨露潤澤社會,凝聚起全社會同心同德、共促創建的強大合力。

作為組長,惠來強恪盡職守,“世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平凡人”,作為丹麻村的一員,他樂于助人、不計較得失、默默奉獻、踏實肯干、不怕臟累、不怕困難,因其自身優良品質倍受領導表揚、群眾認可。誰家要是有什么難事,他都會第一時間出手幫忙。在工作中他無私奉獻,積極投身為群眾服務活動中。
惠來強,現年45歲,張家川縣梁山鎮丹麻村人,現任梁山鎮丹麻村二組組長,自任職以來他盡職盡責,積極配合村委會工作,在精準扶貧、鄉村振興、疫情防控以及人居環境整治等工作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服務于民,臨危不懼,是孩子眼中的“保護傘”
2021年10月2日,惠來強和平時一樣在清掃村莊道路,幾個小孩正在路邊玩耍,當時正值國慶假期,路上車流量較大,惠來強提醒孩子們要注意來往車輛,但孩子們并未在意,追逐打鬧中,其中一個孩子跑到路中間,此時,一輛車快速駛來,司機發現時已躲閃不及,就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他沖上前去抱住小孩翻滾到路邊的地里,司機停車后趕緊上前詢問情況,惠來強口中卻一遍一遍說著別管我趕緊看看孩子,在得知孩子沒有受傷后,他才松了一口氣說道,孩子沒事就好。這時的他才發覺疼痛,原來右胳膊在支撐孩子時已骨折。得知他的救人事跡,村民們紛紛前來醫院看望他,夸贊他的英勇行為,并自發的想為他進行捐贈。面對眾人的夸獎和捐贈,惠來強卻說笑著拒絕了,他說:“我只是本能地向前一撲,沒什么值得夸贊的,孩子沒有受傷最好了”。但在眾人看來惠來強英勇的“一撲”不僅僅是本能,這種關鍵抉擇還源于他的日常生活,他的這種舉動不僅是人性的體現,更是他的價值觀的忠實演繹。
服務于民,敬愛老弱,是老人眼中的“守護者”
惠來強常說:多做有意義的事情可以讓自己的生活更充實。照顧好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然后盡自己最大的力量關愛他人、影響他人。冬天,群眾用煤炭取暖,存在一定安全隱患,惠來強時刻關注空巢老人的取暖狀況。丹麻村的一戶空巢老人在燒炕取暖時發生了火災,火勢較大,整個房子都被點燃,惠來強第一時間趕到老人家里,接通水管,和群眾一起迅速控制火勢并將其撲滅,避免因火勢蔓延造成更大損失。在救火中,惠來強不怕危險,不畏困難,英勇而上,感動了更多群眾,成為丹麻村人民稱贊和效仿的對象。

服務于民,有求必應,是群眾眼中的好干部
惠來強作為村民小組長,工作認真負責,有擔當。雖然家中既要照顧老人又要經營生活,但他從不把疲勞帶到工作中,總是熱情飽滿的投身工作。當村民有困難,鄰里有糾紛時,他會第一時間去幫助調解。在疫情防控、疫苗接種、防汛救災等重大工作中,他也是隨叫隨到,積極配合,從不去計較個人得失,總是想著多為群眾辦些實事。惠來強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成了村里人學習的榜樣。
平時,惠來強積極參加各種志愿者活動,關愛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為需要幫助的村民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困難,及時反饋民意,解決群眾困難,在他看來這些都是他的本職工作,但在眾人的心中早已是無私奉獻、樂于助人的標桿。在日常生活中,惠來強能積極維護社會公德,誠實守信,自覺遵守各項法律法規和公共秩序,維護國家利益和集體利益,主動履行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惠來強勤儉樸素,尊老愛幼,毫無怨言,寬容大度,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
先人后己,不求回報,這就是惠來強。他以一個普通人的身份,默默踐行著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為構建幸福和諧的梁山鎮無私奉獻,傳遞正能量。
(新聞來源: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