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近日,張家川縣召開了創建省級文明縣工作推進會,會上命名表彰了一批縣級文明單位、文明村、文明校園、文明家庭、書香家庭、最美張家川人、最美志愿者、新時代好少年,為了更好地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從即日起,縣文明辦聯合縣融媒體中心將推出《德潤張家川》專欄,充分展現張家川縣精神文明建設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生動實踐、先進事跡,用文明的雨露潤澤社會,凝聚起全社會同心同德、共促創建的強大合力。

毛恒春1984年出生于張家川縣劉堡鎮杜家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家子弟,自主創業,白手起家, 以其堅持不懈、求真務實的信念,帶領著父老鄉親脫貧致富,成為當代青年自立自強的典范。
不甘貧窮,立志創業
毛恒春家中祖祖輩輩以務農為生,因家中經濟原因,早早便離家外出打工,幾經周折,毛恒春和妻子去了北京打工,傳統行業復雜的人際關系加之深切的思鄉之情曾經令他舉步維艱。然而,性格內斂的他骨子里卻有著一股不服輸的勁頭。經過幾年的努力打拼,夫妻二人在北京闖出了一片天地,在2014年成立了北京恒香齋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公司現有員工200多人,合作單位有北京郵電大學、北京印刷學院、北京建筑大學、天津中醫藥大學等高等院校,其年營業額在千萬元以上。
有志有為,有情有義
樹立樂于助人的家風理念,是毛恒春夫妻共同努力的方向。“幫助家鄉的兄弟姐妹發展致富,我責無旁貸,因為我也曾經窮過,能為家鄉的兄弟姐妹提供就業機會,我深感榮幸,要為家鄉的脫貧攻堅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毛恒春說道。在自己的生活越來越好的情況下他沒有忘記父老鄉親,公司員工有一大部分人都是張家川的鄉親,他為這些外出打拼的年輕人提供了賺錢的平臺,解決了就業的難題。不僅如此,近幾年,毛恒春通過自己在北京積累的人際關系,為村內有志青年無償提供各種發展渠道,并在多方努力之下,幫助12個老鄉在北京開設經營屬于他們自己的餐館。他不僅鼓起了自己的腰包,還帶動了村內其他人的發展。

飲水思源,回報家鄉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但毛恒春心中讓家鄉的父老鄉親能和自己一樣過上好日子的愿望越來越強烈,他隨時關注著家鄉的變化。2019年,當知道鎮政府在舉辦貧困戶餐飲技能培訓時,毛恒春特地從北京返鄉對參訓人員進行現場招聘,工資酬勞對貧困戶傾斜,對餐飲技能掌握不熟悉的人員提供一邊學習一邊就業的一站式招聘。這是北京恒香齋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今年首次在劉堡鎮開展招聘,后續每年根據用工情況將定期舉辦招聘會,并積極聯系其他創業成功的同鄉返鄉創業、招聘,真正達到致富思源、富而思進的目的。
解決村民就業,帶動村民一起致富,僅靠自己的一人之力是遠遠不夠的,因此,他積極聯系兄弟企業,推薦村民們就業,并且為無技術、無經驗的村民提供免費的就業培訓,解決了相當大一部分村民就業難的問題。
幾易春秋,幾許寒暑,回眸他的創業之路,他慶幸自己是個樂成者,但在慶幸之余,也深深地感激家鄉這片曾經養育過他的沃土,為他打造了堅持不松懈的性格。同時,他更感激黨和國家政策為他的創業提供廣闊的空間,他將把這片感激之情化作今后人生發展的動力,并盡最大努力創造出更多的財富,回報家鄉。
(新聞來源: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