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張家川縣村(社區)“兩委”正職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暨鄉村振興能力提升培訓班在新搬遷的縣委黨校開班。6月15日上午,縣委書記張思佳作題為《勇擔使命 忠誠履職 當好引領鄉村振興的“開路人”》的專題輔導報告,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劉云桂主持報告會。

輔導報告中,張思佳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和省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結合自己的學習體會和基層的工作實際,重點從“進一步增強使命感,倍加珍惜自己的崗位;進一步增強責任感,清醒認識自己的職責;進一步增強緊迫感,努力提升自己的素質”三個方面與參訓學員交流了認識和思考,并通過舉事例、講事實、理思路、交任務等方式,對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后,“三農”形勢怎么看、“三農”工作怎么干、鄉村振興能力素質怎么提等進行了深入講解。
張思佳指出,農村黨支部是黨在農村開展工作的最基本單元,是黨在農村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村黨組織書記作為村級班子的帶頭人,責任重大。要切實增強政治意識、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堅定干事創業的信心決心,篤行實干、攻堅克難、勇毅前行,在新的起跑線上當好“領頭羊”。要聚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政治任務,守牢底線、抓主抓重,堅決守住糧食安全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兩條底線”,接續抓好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三個重點”。要嚴守耕地紅線,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推進農村土地綜合整治、高標準農田建設、“五大科技增糧”措施和撂荒地整治,做大做強餐飲服務、畜牧養殖、現代飼草、特色種植4個特色產業和培育發展清潔能源、文化旅游2個綠色產業,大力發展特色農業、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等新業態,持續加強返貧動態監測,跟進落實產業和就業等幫扶措施,全力拓寬群眾增收渠道。要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加快村莊發展規劃編制實施,著力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優化農村人居環境,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弘揚優秀鄉村文化,深入推進移風易俗。

張思佳強調,要強化黨建引領鄉村治理,探索建立基層黨組織領導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著力抓好基層黨建“政治引領”、基層組織“典型引領”、基層黨員“先鋒引領”和基層治理“創新引領”,大力開展“群眾說事、干部解題”活動,下功夫解決好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不斷提升農村黨組織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促進農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生活富裕、治理有效。全縣村(社區)黨支部書記要時刻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向總書記學習,汲取榜樣力量,激勵赤誠擔當,以“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為民情懷,堅持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矢志不渝的奮斗目標、“讓人民過上好日子”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深入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鍛造忠誠干凈擔當的政治品格,始終保持昂揚向上、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立足新時代、展現新作為、創造新業績,團結帶領各族群眾沿著全面鄉村振興的奮斗目標踔厲奮發、砥礪前行,努力為加快建設幸福美好新張家川貢獻智慧和力量,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據了解,此次培訓班分兩期進行,主要采取專題輔導、視頻教學、互動教學、現場教學、理論測試等方式,對全縣286名村(社區)“兩委”正職和57名社區工作者開展集中輪訓,15個鄉鎮黨委副書記、黨建辦主任同步跟班培訓,重點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省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基層黨建重點任務、基層治理、精神文明建設、民族宗教政策、鄉村振興等內容開展培訓。同時,組織參訓人員現場觀摩學習劉堡鎮窯兒村烏龍頭產業大黨委和杜家村黨群服務中心“五室一欄一中心”規范提升建設、恭門鎮天河村鄉村旅游引領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并示范開展“群眾說事干部解題”活動等。
(新聞來源: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