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保障牛羊養殖飼料的供應,近年來,張家川縣馬鹿鎮積極探索“糧改飼”種植產業發展之路,不斷調整產業結構,因地制宜,結合撂荒地整治,大面積種植飼料玉米,全力打造以養促種、種養結合,土地增效、農民增收的產業發展新模式。
盛夏時節,走進馬鹿鎮,放眼望去,2萬畝的飼料玉米經過種植戶的精心管護,綠油油的一片整齊劃一、長勢良好、豐收在望。

張家川回族自治縣馳騁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位于張家川縣馬鹿鎮大灘村,是馬鹿鎮的養殖大戶,一直以來,飼草料的種植和收購問題制約著合作社畜牧養殖規模化發展。自去年來,該合作社不斷探索種養結合模式,不僅解決了自家養殖的“后顧之憂”,也拓寬了群眾的“致富路”。

馳騁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負責人陳世坤說:“為解決我合作社養殖的飼草料問題,今年流轉土地480畝,全部用于種植飼料玉米,還與周邊種植大戶簽訂購銷訂單,既解決了種植戶的銷售問題,也為我合作社牲畜飼草料提供了保障。”
金川村村民丁榮看著地里綠油油的玉米苗,臉上流露出喜悅,他告訴記者,我們家也種的是飼料玉米,今年玉米的長勢好著哩,與去年相比產量能好一點,在滿足自家牲畜草料的同時將剩余的玉米賣給合作社,同比去年來說今年的產量比去年每畝估計能多賣二三百元。

馬鹿鎮持續深入推進種植業結構調整,加快補齊草食畜產品供給短板,科字規劃了不同區域的飼料玉米推廣品種,指導各村充分挖掘飼草生產潛力,引導飼料玉米向優勢區域集中,促進飼草供應與牛羊養殖規模、飼養模式相匹配,實現種養互促、草畜兩旺。

馬鹿鎮黨委副書記馬新元說,馬鹿鎮按照縣委縣政府提出的構建“4+2”現代產業體系的總體部署,持續加大獎補政策和技術培訓力度,積極協調種植戶與合作社、養殖場簽訂飼料玉米購銷訂單,既解決了種植戶的后顧之憂,也解決了養殖戶的飼草料需求,今年全鎮飼料玉米種植面積2萬畝,涉及全鎮61合作社、2個家庭農場、16個規模種植村、42戶種植大戶,預計今年優質飼草產量達到10萬噸,牛羊飼草需求保障率達80%以上。
(新聞來源: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