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小麥成熟收割的季節,張家川縣各鄉鎮群眾趁著晴好天氣,組織機械和人力,多舉措搶收夏糧,確保顆粒歸倉,豐產豐收。

7月7日,在龍山鎮蘆塬村的田間地頭,麥浪翻滾、機器轟鳴。據現場調度機械作業的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張旭紅介紹,按照縣委、縣政府對夏糧收割工作的安排部署,縣農業農村局狠抓各項惠民政策落實,優化各項服務舉措,與相關合作社聯合免費為農戶進行夏糧收割,秸稈現場打捆回收。目前,全縣小麥收割面積已經過半,從監測情況來看,增產豐收已成定局,實現了量質齊升。今年,全縣共實施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項目2萬畝,投入資金200萬元,農業生產基礎不斷夯實。下一步,縣農業農村局將加大農機調度,加強服務舉措,做到顆粒歸倉。

農機助力,收割正酣。蘆塬村順源農機服務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楊金虎說,順源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承擔了龍山鎮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項目2500畝,目前,已完成機收1200畝,趁著當前晴好天氣,合作社將增派更多收割機械投入作業,估計后天就能完成全部收割。
收割機往來穿梭間,一大片麥田短時間就被收割完畢,當噴涌而出的金色麥粒流進口袋的瞬間,豐收的喜悅展露在每一個勞動者的臉上。

蘆塬村二組村民王玉明高興地說,在夏收的關鍵時刻,縣農業農村局和龍山鎮政府及時安排協調機械,來蘆塬村進行夏糧收割,真是解決了群眾的燃眉之急!
在大陽鎮梁堡村收割現場,多臺收割機聯合作業,場面蔚為壯觀。

科技助農,豐收在望。據縣農業農村局農技站站長周治國介紹,今年以來,縣農技站狠抓冬小麥田間管理各項技術措施的應用,全面落實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項目,為農戶提供“耕、種、防、收”多環節服務面積2萬畝。目前,全縣夏收工作全面展開,按照成熟一塊,搶收一塊,助力2萬畝托管項目及時收割,以此帶動全縣20.2萬畝冬小麥顆粒歸倉。從我站的田間測產來看,全縣平均畝產347.3公斤,較上年339公斤增加8.3公斤,增幅為2.45%;總產7015.4萬公斤,較上年6782.8萬公斤增加232.5萬公斤,增幅為3.43%。
(新聞來源: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