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在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成立70周年之際,為在全縣上下營造人人關注縣慶、人人支持縣慶、人人參與縣慶的濃厚氛圍。從即日起,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所屬網站、電視、新媒體等平臺將開設 “我為縣慶做貢獻”專欄,以豐富多彩的形式,深入報道 “崗位做貢獻,通過提升工作作風、規范交通秩序、加強市場監管、整治經營亂象、爭做美德少年、傳承優良家風、參與環境治理、消除安全隱患、塑造文明形象、維護民族團結”等10個方面活動中涌現出的先進典型,經驗做法,進展成效,以在全社會引起共鳴、凝聚共識、形成共振,不斷激勵廣大黨員干部群眾“主場”意識和“主人翁”精神,鼓足干勁、擔當作為、拼搏奉獻、接續奮斗,以只爭朝夕、不負韶華的苦干實干精神,努力為自治縣成立70周年營造“有序、安全、亮麗、溫馨”的社會環境,奮力建設經濟發展、山川秀美、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的幸福美好新張家川。

為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成立70周年,助力省級文明縣創建工作深入開展,共青團張家川縣委圍繞中心大局,聚焦主責主業,主動擔當作為,充分發揮團員青年的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深入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團結帶領全縣各級團組織、廣大返鄉大學生為“我為縣慶做貢獻”活動注入青春動能。

疫情防控、衛生清潔、創城公益宣傳、文明交通引導、防汛救災、夏糧搶收……最近一段時間,張家川縣返鄉大學生忙碌在各個村、社區,開展了“我為縣慶做貢獻”系列活動。

走進恭門鎮付川村,村內整潔干凈,志愿者們走街串巷,與群眾閑聊時,為群眾宣傳反詐知識、激活電子醫保卡、養老認證、相關惠農政策等。在群眾農忙時,志愿者幫助村民搶收糧食,為留守兒童輔導作業、講美德少年故事、讀繪本,打掃衛生,讓鄉村更文明更美麗。

“暑假以來,付川村有26名返鄉大學生報名參加志愿服務活動,主要開展返鄉重點人員排摸,宣傳疫情防控,我為縣慶做貢獻,創建省級文明縣政策,幫助空巢老人搶收夏糧,整潔村內環境衛生,為群眾宣講黨的各項政策,借助農家書屋開展讀書活動,志愿者為中小學生輔導作業、拓展閱讀,為小學生普及防溺水等校外安全常識。自從志愿者開展志愿服務活動以來,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評和支持,反響很好。”付川村黨支部書記崔天甲說。

志愿者們身體力行,走巷入戶當好文明縣創建宣傳員、走上路口當好交通勸導員、走街串巷當好保潔員,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喚起更多群眾的文明意識和責任意識,把自己的家鄉建設得更加靚麗。付川村志愿者付睿怡說:“自從放暑假返鄉后,我就積極加入村志愿者隊伍,開展交通勸導、疫情防控、為留守兒童輔導作業等多項志愿服務,為建設美麗鄉村貢獻青春力量。”

和諧家園小區,在這個暑假,有一群返鄉大學生志愿者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值班,幫忙把居民樓下亂擺亂放的電動車、自行車擺放在停車位上,清理綠化帶內的垃圾,并向群眾宣傳疫情防控、文明縣創建知識。返鄉大學生志愿者李坤說,“對我來說,這是一次非常有意義的暑期實踐活動,同時,作為這個城市的一分子,我希望能為縣慶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這個暑假,天氣雖然炎熱,但大學生志愿者們用實際行動踐行了青春擔當,成為一道青春亮麗的風景線。

共青團張家川縣委書記毛黎明介紹說:今年7月份以來,團縣委組織返家鄉大學生青年志愿者200余人,到各個社區、小區、村委會開展疫情防控、文明出行勸導、“我為縣慶做貢獻”政策宣傳、文明縣創建政策宣傳,受到了社會的一致好評。截至目前,志愿者在志愿匯APP上的服務時長達到6000小時以上。下一步,團縣委將持續動員廣大返鄉大學生參與到各項志愿服務活動中來,在基層中、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進一步提高學生青年回報家鄉、服務社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新聞來源: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