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朗朗的讀書聲回蕩在張家川縣平安鄉中學校園的上空。
金秋九月,走進平安鄉中學,教室里、圖書室、操場上、樹蔭下……目之所及,處處有師生捧書吟讀的身影,朗朗的讀書聲伴著秋日的陽光在校園里蕩漾,給人一種溫潤明亮的感覺。這是該校深耕校園閱讀,打造書香校園,引領全民閱讀的一個縮影。
“閱讀貫穿于學校教育的全過程,通過營造濃濃的書香氛圍,在孩子們心中種下書香情懷。”平安中學、學區校長馬俊良說,“通過多種渠道讓讀書、思考成為校園的一種風景,讓孩子們和教師們一同去閱讀經典、閱讀思想、閱讀文化、閱讀精神,通過閱讀,讓師生與知識為友、與大師為友、與真理為友,填實自己比天空更廣闊的心靈,享受閱讀的樂趣。”

近年來,平安學區各學校圍繞“立德樹人”的教育根本任務,秉承“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與進步”的辦學理念,加強校園文化建設,讓校園的每一個角落都成為書香校園的教育點。樓道、教室,校園的各個角落名言警句隨處可見,每一個角落都潤物細無聲地發揮著警示、示范功能,在影響、教育學生的同時,也潛移默化的營造溢滿書香的校園文化氛圍。
“我們的閱讀不僅緊扣課堂,更注重向課外延伸。學校要求學生每天背一句、誦一段、讀一篇、寫一則。同時,不斷拓展閱讀時間,開展晨讀、課前讀、放學出校門讀和每晚親子共讀等靈活多樣的閱讀方式。課間休息,學校還會適時通過廣播讓經典響遍校園,通過觸覺、聽覺、視覺,全方位激活孩子們的閱讀細胞,讓閱讀像呼吸一樣在學校自然地彌漫。”平安中學教師李祥熙介紹說。
“閱讀是從老師到學生的全覆蓋,老師更是承擔著重要的引導和榜樣的作用。日積月累的閱讀給學生們帶來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們不僅增長了知識、陶冶了情操,也在讀書中明理,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平安中學教師馬小紅對此有著深刻的認識,“閱讀也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學校教學水平的提升。”

據了解,平安學區各學校設有專門的圖書室和閱覽室,有專職老師和圖書管理員每天負責,做到書櫥專用, 整潔衛生,圖書擺放整齊美觀,學生閱讀方便。學區還多措并舉拓展學校圖書資源,每年拿出固定資金用于圖書征訂、新版圖書購置、添置圖書櫥、閱覽桌凳、電教設施等,還積極爭取社會支持,通過捐贈、共建等多種方式充實學校圖書資源,不斷提高各學校圖書室的裝備水平。截至目前,全鄉各學校藏書總量已達15650冊,生均25冊,確保學生有書可讀、有書可選。
同時,平安學區積極推動各學校不定期組織開展讀書節、國旗下詩歌朗誦、優秀讀書筆記展示、“誦讀紅色經典 傳承紅色基因”讀書征文等相關活動,通過召開主題班會、出主題黑板報,多渠道、深層次宣傳讀書、學習的重要意義。

“學生們在閱讀中成長、進步,他們讀書的身影是校園里最美的風景。書香校園的創建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要通過積累、積淀、傳承、提升,于無形之中提升學生核心素養、成就教師專業能力、提升學校辦學品位。”馬俊良說,“下一步,平安學區將持續深化書香校園建設,通過各種途徑,豐富拓展讀書形式,讓閱讀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潤澤師生的靈魂。”
(來源: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