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8日,縣委書記、縣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主任張思佳主持召開十四屆縣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傳達學習中央和省委、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會議精神,聽取6個專項小組改革進展和全縣治理高價彩禮、“群眾說事干部解題”活動、“四好農村路”建設情況匯報,審定《張家川縣關于促進全民健身和體育消費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張家川縣關于加快推進體育強縣建設的實施意見》,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重點工作。
會議強調,全縣上下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論述,準確把握當前改革發展面臨的形勢任務,切實增強全面深化改革的責任感使命感,對標對表中央和省市推出的改革方案和改革舉措,把落實黨中央要求、滿足實踐需要、符合基層期盼統一起來,把契合實際、解決問題、務實管用統一起來,聚焦“小切口”、關注“大民生”,堅持問題導向和破題指向,有針對性地謀劃和推出一批破難題利發展、聚民生促穩定、打基礎利長遠的改革舉措,為高質量打造“民族地區轉型升級示范區”提供不竭動力。要緊盯目標任務,加快釋放改革動力活力,在打通“堵點”、破解“痛點”、攻克“難點”上下功夫、出實招,助推產業提檔升級,按照數字化賦能、標準化提升、品牌化打造、全產業鏈發展的思路,高標準建好“三大產業平臺”,加快構建“4+2”現代產業體系,深入實施強縣域、強工業行動,堅持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培育壯大食品醫藥、綠色建材、新型能源等產業,加快推進省級經濟開發區基礎設施補短板項目,完善“一區三園”布局,提升縣域經濟發展質量效益。要激發鄉村建設活力,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統籌抓好農村綜合改革,優化提升農村土地、資金、人才、技術等要素配置效率,推動現代農業融合發展,加快“四好農村路”建設,完善農村公路“建管養運”機制,真正讓群眾共享農村公路發展成果。要持續優化發展環境,健全法規制度和標準體系,依法保護各類市場主體權益,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格局,有效激發市場主體創造活力,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建設數字政府、誠信政府,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用一流的營商環境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要聚焦省級文明縣創建,深入開展“一難兩亂”整治和文明志愿服務、全民閱讀等活動,大力倡導文明新風,抵制大操大辦、高價彩禮等陳規陋習,宣傳引導群眾說文明話、辦文明事、做文明人,著力打響“絲路大關山·書香張家川”品牌。
會議強調,要樹牢底線思維,著力增強應對風險能力,正確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堅定改革發展的信心決心,提振趕超發展的“精氣神”,下足實干苦干的“硬功夫”,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全力做好“守底線、防風險、保安全、保穩定”各項工作。要以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主線,以制度建設和創新為重點,加強改革前瞻性思考研究,認真對照縣委全面深化改革任務清單,找準改革切入點、攻堅點,緊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問題、影響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問題以及事關戰略全局和民生福祉的緊要問題,切實增強改革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研究制定務實管用的改革舉措,統籌推進經濟生態、民主法治、文化社會、黨的建設等各領域改革,以思路理念的革新創新、體制機制的健全完善,加快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增進人民福祉、改善民生品質作為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從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適時推出一批切口小、接地氣、見效快、有特色的改革舉措,確保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要緊緊圍繞發展所需、群眾所盼、民心所向,深入推行“群眾說事干部解題”活動,排查化解各類矛盾糾紛,抓好民生改善、民族團結、社會治理、安全生產等工作,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張家川”,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縣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專職副主任、委員以及縣直相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來源: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陶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