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日的清晨,陽光灑在希望的田野上,在張家川縣胡川鎮祁溝村,新修建的高標準農田上千畝冬油菜相繼出苗,遠遠望去,綠意盎然、蔚為壯觀。
談起祁溝村的農業產業發展,村黨支部書記高偉說,今年以來,祁溝村結合1300畝土地整治項目,在尊重村民意愿的基礎上,村兩委商議后決定,積極爭取冬油菜種植項目1037畝,投入專崗23人,機械6 臺,經過近期的苦干實干,已全面完成種植任務,這既增加了專崗收入,也為將來發展觀光農業打好了基礎,同時也能夠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前景廣闊。

秋播秋收正當時,繪就鄉村好“豐”景。在胡川鎮前梁村,村級志愿服務隊在合作社里掰玉米、清雜草,大家一起動手、忙得不亦樂乎,豐收的喜悅洋溢在每個人的臉上。

在柳灣村馬鈴薯種植基地,200多畝馬鈴薯收挖已經接近尾聲,農民朋友們用勤勞的雙手將一顆顆馬鈴薯撿拾起,裝袋后碼放在路邊,準備運走。
金秋是豐收的季節,從祁溝村到柳灣村,再到前梁村,漫步在胡川鎮的村村落落,到處都是忙碌的身影和豐收的喜悅。

據胡川鎮副鎮長李子文介紹,胡川鎮搶抓農時,結合撂荒地整治,全面開展秋收秋播工作,堅決守住糧食安全底線。一是充分利用近期晴好天氣,合理調度機械,組織動員合作社、種養殖大戶和農戶大力開展飼料玉米收貯;二是積極做好服務指導,全力抓好冬小麥、冬油菜秋播工作,全鎮目前在祁溝、窯上、柳灣等村種植冬油菜3000余畝,種植冬小麥近萬畝,為農業豐產、農民豐收保駕護航,打牢來年糧食和農業豐收基礎。

據了解,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過程中,胡川鎮緊扣全縣“4+2”現代產業體系發展布局,聚焦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抓重點、補短板、強基礎,通過多種方式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先后建成飼料玉米、蠶豆、馬鈴薯3個農業產業基地,累計種植飼料玉米9028畝,馬鈴薯1000畝,露天蠶豆1416畝,玉米套種蠶豆2190畝,輻射帶動農戶2012戶13261人實現穩定增收。

(來源: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