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玉米秸稈黃貯的有利時期,張家川縣川王鎮加大玉米秸稈黃貯力度,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改善,促進農村生態文明建設。

在川王鎮馬達村的玉米地里,只見一臺玉米秸稈打包機在田地里來回穿梭,雜亂無章的玉米秸稈經過打包后變成一捆捆方方正正的草方墩,整齊碼放在田地里。據了解,一畝玉米秸稈能打包25個草方墩,能額外增加150元的收入,昔日讓農戶勞心費力的秸稈變成了今日增收的“香餑餑”。

川王鎮鴻豐源農機租賃合作社負責人馬錦民介紹說,我們合作社共有玉米秸稈打包機3臺,在全鎮各村開展玉米秸稈黃貯工作。截至目前,我們合作社已貯存玉米秸稈1200畝,2500噸。

據了解,自今年入秋以來,川王鎮堅持把玉米秸稈黃貯作為秋季農業工作重點,搶抓有利時機,全力開展玉米秸稈飼料黃貯轉化利用工作,通過靠實領導責任、強化宣傳引領、全面協同推動等措施,通過抓點示范,以點帶面,全域推廣,輻射帶動合作社、養殖農戶進行玉米秸稈黃貯。開展玉米秸稈黃貯工作是一項既經濟又環保的好事,既為牛場牛羊備足“口糧”,又提高了秸稈綜合利用率,降低了養殖場飼料成本,化解了玉米秸稈亂堆亂放的問題,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

(來源: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陶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