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張家川縣川王鎮關河村通過盤活土地資源,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產品加工,延伸農業產業鏈,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發展步伐,讓農民充分享有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等全鏈條的增值收益,促進鄉村全面振興。

近日,記者來到位于川王鎮關河村的聚富源合作社特色農產品加工產業園,廠房、辦公用房已主體完工,工人們正忙著建設水渠及附屬設施。

聚富源合作社負責人馬國杰介紹說,我們關河村聚富源產業園5月份開工建設,經過5個月的基礎建設,3座廠房已完工。建設菜籽與胡麻油加工、冬小麥面粉加工、五谷雜糧加工與包裝三條生產線,這些生產設備廠家已經發貨,一兩天到貨,預計12月份安裝完成、調試成功、投入生產。

今年以來,在鎮黨委、鎮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關河村黨支部不斷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著力固強補弱,培育富民產業,村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關河村黨支部書記李偉說,關河村聚富源合作社投資650萬元建設現代化的產業園區一處4800平方米,晾曬場一處1200平方米,貯藏窖一處700平方米,烘干房一處200平方米。黨的二十大報告對鄉村振興工作作了部署,下一步我們將按照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擼起袖子加油干,帶領群眾把雜糧加工產業越做越強,讓群眾的日子越過越好!

據了解,川王鎮聚富源合作社原有的五谷雜糧加工小作坊,機器單一,沒有儲藏、烘干設備,沒有商標,產品附加值不高。新建的產業園區配備了晾曬場、貯藏窖、烘干房,引進先進的三條全自動生產線,以品牌引領,推行“品牌+工廠+合作社+農戶”的現代科學發展模式,延長農產品產業鏈,增加農產品附加值。

新的農產品加工產業園的建成投產,日生產食用油將達5噸左右、日生產面粉50噸左右。不僅可以解決周邊群眾種糧的后顧之憂,而且可以拓展就業崗位、提高農特產品的附加值,實現村集體經濟與群眾同增收,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活力。
(來源: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陶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