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0日晚,張家川縣委副書記、縣長、縣國土空間規劃委員會主任馬創成主持召開縣國土空間規劃委員會第八次會議,審議有關項目設計方案,研究部分項目選址事宜,安排部署相關工作。縣委常委、副縣長高建平、朱華山,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妥保平,副縣長楊玲、田小紅,縣政協副主席王小鍵參加。中煤航測遙感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賴百煉應邀列席。
會議審議了智慧張家川可視化平臺、老年養護樓、城區生活污水處理廠人工濕地及后川河生態修復工程外風貌、中西部工業園區及鄉鎮天然氣管道輸送工程、百合家園、易德橋等項目設計方案等。會議強調,要把智慧張家川可視化平臺作為實現彎道超車的有效抓手,圍繞建成“城市數據大腦”、高標準建設“數字孿生城市”、N個智慧信息平臺等工作任務,突出實戰管用,注重惠民利企,持續加強與設計單位的深層對接,進一步優化提升規劃設計方案,確保智慧張家川建設各項工作落地落實,提升政府科學決策水平。要聚焦養老、養生、醫療、康復等實用功能,綜合考慮供排水、照明、綠化等附屬設施建設,對老年養護樓建設方案進行修改完善,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養老服務需求。要堅持人工濕地外風貌方案與西城區總體方案相協調,在樹種選擇、照明設施布局、宣傳氛圍營造上適當修改,體現張家川特色,融入書香張家川、生態環境保護等文化元素,建成高標準人工濕地。

會議研究了解放路幼兒園、鄉鎮養老服務中心、生活物資城郊大倉基地工程、城區停車場和部分鄉鎮停車場建設等項目選址事宜。會議強調,解放路幼兒園、鄉鎮養老服務中心、城鄉停車場建設項目是群眾關心關切的民生工程,要堅持規劃引領,細化工作方案,緊盯目標任務和時限要求,全力全速、高質高效推進,切實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要加強協同配合,嚴格按照國土空間規劃總體要求,做好用地保障、規劃審批,盡快完成項目前期手續,確保項目早日開工建設,推動城市發展由外延擴張式向內涵提升式轉變,持續提升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
(新聞來源: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