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是一個農民,很樸實,很普通;他是一名黨員,牢記宗旨,理想堅定;他是一個老村書記,在建設美麗鄉村的路上付出過青春、智慧。引領致富,倡導文明,作為曾經的“老支書”,肖克成帶領一方群眾過上了幸福祥和、安居樂業的新生活,也親身參與和見證了張家川縣木河鄉高山村幾十年的發展變化。
2023年是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成立70周年,近日,記者走進高山村,聽肖克成老人講他和自治縣的70年。
在交談中,肖克成老人告訴記者,1954出生的他,念過6年書,1969年去當兵,1975年退伍回家后被組織上任命為高山村民兵連長,后來逐步成長為村副主任、主任、書記。

肖克成說,當時從部隊回到家鄉,看到村里落后的經濟狀況和自家、鄉親們困難的家庭生活,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所以從在村委會任職開始,我就立志要改變這些現狀。這么多年,在黨的好政策的照耀下,經過自己的努力,我通過養牛養羊、學習木匠技術,不但改善了自己的生活,也通過發揮黨組織和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帶領村里的群眾走上了致富之路。2019年,由于年齡和身體原因,我從村支書的位置上退了下來。

回顧自己的成長經歷和任職經過,相比于過去貧困落后的面貌,高山村和木河鄉,以及全縣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就拿吃水用水的情況來說,原來大家吃水用水都是手提肩挑,為了一口渾濁不清的山泉水,許多群眾都是凌晨兩三點起來,就在溝壑里等著盛水,如果睡了懶覺,就會沒水吃。現在,清澈衛生的自來水通到了家家戶戶,廚房、洗澡間都用上了現代化的設備,這些事,過去連想都不敢想,F在,從住房到路、到種地搞生產,都實現了巨大的發展變化。

肖克成說,我今年虛歲已經70了,幾乎與自治縣是同齡人,能親身參與和見證這70年來的發展變化,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現在,行走在縣城里,路比原來寬闊了,城市的環境衛生和建設都比原來好了很多。從袁川到胡川新建的工業園區、高速路,確實好。再比如現在在家門口就可以旅游,平安鄉的草原,其他鄉鎮的農家樂,都建設得很好,這是最大的發展,也是縣委縣政府和全縣人們共同努力的結果,這些成績,得到了全縣人民和縣外人士的贊揚和肯定。

寄語將來,肖克成說,雖然現在高山村群眾的日子都好過了,家家戶戶或多或少都有存款,但是與發達地方和富裕村比起來還有差距,所以我希望年輕一代還是要再鼓干勁,向優秀村、富裕村學習,繼續帶領鄉親們擼起袖子加油干,多爭取項目,搞好農業生產,把高山村建設得更美更好。當然,我也要再努力,把自己的生活過得更好,只要心態好,人也會變年輕!
(來源: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