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協調、彰顯特色的節點打造是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將極大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張家川縣馬關鎮以“小節點、微改造、大民生”為目標,堅持自然協調、融入特色,加快推進生態節點打造工作,為美麗鄉村建設“畫龍點睛”。

漫步在馬關鎮內,處處都是好風景。連日來,馬關鎮西山村、韋溝村按照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規模適當的原則,利用廢棄土堆打造各種各樣的微景觀,既節省了成本,又對鄉村既有格局進行了改造,讓村民在家門口感受到景觀氣象,滿足村民休閑娛樂的愿望。

自愿參與村內節點打造的韋溝村村民馬召生高興地說:“這里原來是一個壩,荒廢了很久很難看,現在綠化成小公園,風景優美,我們老人娃娃有了休閑娛樂的地方,年輕人還可以拍照打卡。”

馬關鎮行政綜合執法隊副隊長米主麻介紹說,韋溝村通過召開群眾大會商議決議,在本村集體閑置土地上栽植云杉苗木300余株,紅葉李100余棵,白皮松20余棵,各類風景樹木20余株。通過此次生態節點的打造讓全體村民更深刻體會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理念,也是“三抓三促”行動的實踐體現。此次活動凝聚了民心,改善了本村人居環境。

馬關鎮各村在美麗鄉村節點布局上,可謂“走心”又“給力”。各村結合整體規劃,因地制宜,布局點位,按照群眾需求完善點位選址,使節點布局既科學又貼近實際,既符合民生需求又具有可看性。各村以自然村、組、戶為單元,全面整治村莊道路、公共區域、農家小院,積極開展志愿服務,同時結合美麗鄉村建設等中心工作,推進重要節點提升,充分利用閑置地塊等進行美化綠化硬化,打造成小公園、小綠地、小節點、小景觀,使村在景中,景在村中成為現實。

每個村的節點打造就是一扇扇窗戶,刷新美麗鄉村顏值,釋放出馬關鎮濃厚的傳統文化氣息。下一步,馬關鎮將以美麗鄉村建設為契機,找準點位、狠抓細節、融入特色文化,實施“微改造、精提升”,常態化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打造高顏值畫里鄉村。

(新聞來源: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