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夏時節,走進張家川縣川王鎮,目之所及皆是美景,生機無限的山川大地,蓬勃發展的農業產業,通暢便捷的農村公路,宜居宜游的美麗鄉村……

望著眼前平坦的柏油馬路,川王村村民王俊成臉上笑開了花。他高興地對記者說,“以前,我們村前面的這條路是泥土路,到龍山鎮趕一回集或到鎮政府辦事,得大半天時間,不好走也不方便,尤其是遇上雨天雪天干脆就出不了門。這幾年,我們村變化很大,柏油馬路也通到了家門口,孩子上下學也安全方便了,鄉親們致富的信心也更足了。”

目前川王鎮16個行政村71個自然組全部完成通村公路和村內道路硬化,農村公路由窄變寬、由通向暢、由線成網,源源不斷為鄉村振興注入發展活力,途經川王鎮的X549龍山至張棉驛公路被評為2022年度隴原“最美農村路”。

川王鎮武裝部長高明宇告訴記者:“近年來,川王鎮持續發力,完善全鎮路網建設,補齊交通設施短板,助推鄉村振興。交通瓶頸的打破,讓鄉村因路而興,百姓因路而富,一批特色產業乘勢而起,成為助推鄉村振興的新引擎。為實現“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的“四好”目標,鎮上規劃公路兩側以外不小于1米范圍內的土地用于建設、養護公路和公路附屬設施用地,不少于2米寬的綠化用地,有條件的公路全部實現路田分家、路宅分家,著力打造暢、安、舒、美的通行環境,讓群眾出門就是干干凈凈的組路,抬腳就是平平坦坦的村路,上車就是寬寬敞敞的公路,從根本上解決廣大群眾出行難問題。”

一條條蜿蜒交織的農村公路,串聯起良田村落,帶旺了鄉村產業,鋪就了振興的幸福坦途。川王鎮黨委書記李敏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農村公路發展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川王鎮以建好“美麗農村路”為契機,全面推動“四好農村路”建設高質量發展,讓鄉村因路而興,百姓因路而富。在自治縣成立70周年之際,川王鎮干群同心,鉚足干勁,在建好“四好農村路”+特色產業上做足文章,圍繞全縣“4+2”現代產業體系,緊扣全鎮“十百千萬”產業發展布局,緊盯“兩園區三基地四產業”建設目標,依托川王鎮關河村農產品深加工產業園和川王鎮馬達村陽光玫瑰葡萄種植產業園,在南北兩山打造萬畝飼料玉米種植基地、何灣梁千畝馬鈴薯繁育基地、五百畝小麥良種種植基地,大力發展特色餐飲,用產業振興助推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以實際行動迎接70周年縣慶。

鄉村因路而暢、因路而富、因路而美、因路而興,在建設美麗鄉村的征程上,川王鎮懷揣著民情、民意,正朝著“農村更強、農民更富、鄉村更美”的目標昂首奮進。
(新聞來源: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