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文明沒有旁觀者,你我都是踐行人。為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倡導良好社會風尚,進一步提升市民文明意識和城市整體文明程度,鞏固省級文明縣創建成果,從即日起,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所屬網站、“印象張家川”客戶端等各媒體平臺策劃開設【文明新風尚 和美張家川】專欄,通過視頻、文字和圖片等方式,展示全縣各行各業自覺踐行講文明、樹新風,我自覺、我參與、我奉獻的先進事跡,倡導全縣廣大干部群眾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新時代社會文明新風尚,用文明的雨露潤澤社會,凝聚起新時代奮進力量,加快建設“書香張家川”步伐,為打造民族地區轉型升級示范區貢獻力量。
張家川縣圖書館、科技館、馬家塬車輿博物館今年8月中旬正式開館以來,成為市民游客打卡的新熱點,“三館”迎來了一波又一波的參觀熱潮,隨之引發的文明參觀話題受到社會關注。
怎樣的參觀才是文博場館的正確“打開方式”?博物館在引導觀眾文明參觀方面做了哪些嘗試?記者帶著這些問題進行了采訪。

張家川縣博物館副研究館員馬小軍介紹道:“博物館是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場所,也是文化文明引領和培育的主陣地。為了讓文明守規成為公民參觀博物館行為自覺,張家川縣博物館堅持多措并舉、‘軟硬兼施’,在精準、精細、精心上下功夫,千方百計維護好參觀秩序。一方面,進一步加強志愿者隊伍建設,積極開展文明勸導服務,對輕微不文明參觀行為,第一時間進行勸阻和引導,教育感化不文明行為當事人,傳播文明理念。另一方面,對性質嚴重、影響惡劣的不文明行為,及時采取責令停止、責令離館等措施。”。

張家川縣博物館講解員馬苗苗說:“中華民族自古就有‘禮儀之邦’的美譽,講禮儀是我們世代相傳的美德。禮儀不僅成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文明開化程度的重要標志,也是國民素質高低的具體表現。旅游出行或日常外出,很多人選擇參觀博物館、展覽館,作為文明現代人,我們要知道,來到這里有很多禮儀需要注意。
那么,我們在參觀中應當注意哪些方面呢?一起學習一下吧!”

張家川縣博物館講解員馬苗苗介紹說:“在參觀過程中,請勿大聲喧嘩,請將手機設置為靜音或振動狀態,以免影響他人參觀。在禁止拍攝區域不拍照,在未限制拍照區域拍照時,不要為了搶占位置而擁擠推人,拍照后及時將位置讓給他人,不要干擾他人拍攝。”

張家川縣博物館講解員馬密蘭說:“入館前,認真了解博物館參觀規則,遵守館內秩序,聽從工作人員引導,協助維持好展廳內參觀秩序和良好參觀環境。觀賞時,嚴禁翻越圍擋護欄或觸摸展品,請自覺愛護展覽及服務設施。”
張家川縣博物館講解員王莉說:“在參觀時要井然有序,自覺排隊,不要前擁后擠,制造混亂,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參觀。”

張家川縣博物館副研究館員馬小軍說:“保持館內清潔衛生,禁止隨地吐痰、亂扔果皮紙屑,禁止在展館內吸煙。文明參觀,人人有責。讓我們一起成為文明有禮的參觀者!”

講文明、守秩序是參觀博物館的“通行證”,更是個人立身之本、社會發展之基。希望每個人都能從參觀博物館開始,從一言一行、一點一滴做起,爭做文明踐行者、文明推動者、文明宣傳者。讓文明守規成為每個人的思想自覺和行為自覺,推動文明新風吹遍張家川大地。
(新聞來源: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