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被列為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以來,來自中國農業大學、山西農業大學、甘肅農業大學、甘肅省農業科學院等單位的專家組成的國家科技特派團先后多次來到張家川縣進行實地考察,從技術力量和專業優勢出發,圍繞小麥、馬鈴薯、麻類、肉牛、肉羊、飼草等產業發展,通過專題講座、現場講解、示范服務、帶動參與等方式,在張家川縣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組團式”幫扶活動。

“原始剝麻方式工序繁雜、周期長、影響環境,利用新型技術可有效改變這一現狀。”近日,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科技特派團麻類產業組相關專家一行來到張家川縣,為馬鹿鎮群眾現場授業解惑,開展科技幫扶活動。
活動中,科技特派團深入馬鹿鎮牌樓村的田間地頭,深挖產業發展瓶頸,摸清產業發展難題,通過現場教學和集中培訓,傳授工業麻種植及加工技術等知識,助力農業產業提質增效。

國家科技特派團麻類產業組成員、山西農業大學經濟作物研究所研究員康紅梅說:“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決策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深入推進科技特派員制度的重要指示精神,集中支持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著力推進鄉村產業發展,我們被中組部選派到張家川縣開展科技幫扶工作,主要做到三覆蓋、兩促進,即技術指導覆蓋所有主導產業、重點服務覆蓋所在鄉鎮、科技服務覆蓋所在行政村,促進科技支撐力不斷增強,促進科技人員能力素質不斷增強。自麻類產業組開展幫扶工作以來,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首先我們對當地種植的工業麻品種進行了檢測,根據檢測結果向當地政府提出了工業麻品種提純和替代種植方案,保證了工業麻安全利用。第二個就是基層示范工業麻綠色生產技術、工業麻病蟲草害綠色防控技術,引進工業麻機械收獲和雨露漚麻技術,提高了工業麻的種植效益。第三個就是推廣工業麻綜合利用技術,幫扶對接工業麻深加工企業拓展市場渠道,助力打造張家川工業麻特色品牌。第四個就是培訓農技人員、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民。總之,就是為張家川工業麻種植提供全面的技術服務。”
近年來,張家川縣高度重視科技服務三農工作,圍繞全縣特色產業發展實際,積極聯絡各級科技特派員,緊盯企業、合作社以及種養殖大戶科技需求,通過面對面現場講解、手把手示范指導、入村入戶面對面交流等形式,積極開展技術指導服務、品種技術引進推廣,推動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

張家川縣經作站站長、高級農藝師馬智峰說:“自國家科技特派團幫扶麻類產業以來,主要做了產業技術指導服務、品種研究技術推廣、本土人才培養幫帶、農業產業功能擴展等工作,促進了張家川縣工業麻產業健康發展,特派團成員政治素質好、作風過硬,事業心、責任感和服務意識、奉獻意識強,專業水平高、實踐經驗豐富,是我們農技推廣技術人員學習的榜樣。今后,我們將他們的吃苦耐勞、嚴謹務實、勇攀高峰、積極進取的精神發揚,全力推進麻產業和經濟專業技術工作邁上新臺階。”

由麻類種植到其它特色農業產業,科技特派團幫扶指導的內容涵蓋了張家川縣農業產業的重要領域。通過現場培訓指導,進一步強化群眾科學意識,堅定廣大種植戶做強做優做大農業產業的底氣和信心。

據了解,自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科技特派團工作開展以來,張家川縣充分用好國家科技特派團幫扶力量,圍繞產業技術指導、品種技術引進推廣、技術瓶頸集中攻關、本土人才培養幫帶、農業產業功能拓展等領域,結合科技特派團科技科研優勢,深度銜接補齊張家川縣小麥、馬鈴薯、麻類、肉牛、肉羊、飼草產業短板,推動科技特派團由科技幫扶向產業振興全領域幫扶延伸,助力加快張家川縣鄉村振興步伐。
(新聞來源: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