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時節,秋染田園,走進張家川縣劉堡鎮各村組的田間地頭,一臺臺玉米秸稈收獲機和玉米秸稈打包機在田間來回穿梭,伴隨著隆隆的機器轟鳴聲,一排排玉米秸稈被收割、粉碎、打捆、纏膜,一氣呵成。

連日來,劉堡鎮搶抓天氣晴好的有利時機,動員組織農戶、合作社、牛羊養殖企業等大力開展玉米秸稈黃貯,為牛羊養殖備足過冬“口糧”。

“焚燒秸稈污染環境,放在田里又影響耕種。開展玉米秸稈黃貯工作是一項既經濟又環保的利民舉措,不僅增加了玉米種植的附加值,解決了過去秸稈綜合利用率不高、優質飼料供給不足的問題,而且針對玉米秸稈亂堆亂放、私自焚燒,嚴重影響農村環境衛生的難題有了科學合理的利用方式。”劉堡鎮副鎮長馬全忠介紹說,“今年劉堡鎮共種植玉米7398畝,完成青貯4000多畝,計劃黃貯玉米秸稈3000畝,至目前已完成黃貯1200多畝,剩余收貯工作按計劃進行。”

據了解,玉米秸稈經過黃貯發酵后,保留了玉米秸稈中的營養成分,粗纖維含量高,木質素、半纖維素、硅酸鹽含量高,相比別的農作物秸稈,更適合喂養牛羊,既降低了養殖成本,又增加了養殖效益,而且發酵后的黃貯飼料甜度增加,可以刺激牛羊的胃黏膜,大大提高采食量。

近年來,劉堡鎮緊緊圍繞全縣“4+2”產業體系,堅持“以養促種、以種促養、種養結合”的循環發展理念,大力發展現代飼草產業,引導農戶發展飼草種植并鼓勵進行飼草玉米青貯、黃貯,形成了一條綠色循環的產業鏈,既解決了發展養殖的飼料問題,又化解了玉米秸稈亂堆亂放的問題,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機統一。
(新聞來源: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