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張家川縣劉堡鎮立足城郊鎮區位優勢,在堅持以“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為主的基礎上,突破“單一種類”,向“多種類、多品種”發展,努力打造縣城菜籃子基地。

走進劉堡鎮峽里村黨群服務中心,剛剛收獲的朝天椒辣味十足,村黨支部書記李珍帶領群眾分揀、裝箱,然后送往米家村烘干房進行烘干。

據了解,劉堡鎮峽里村有效整合村集體發展資金,盤活低產土地,發展訂單辣椒種植,既發展村集體經濟,又帶動群眾增收。李珍介紹說:“峽里村今年為了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種植60畝朝天椒,從種植到管護再到收獲,村組干部帶頭、公崗全員參與。目前,辣椒已全部收獲,聯系了四川、河南的收購商進行收購。從目前市場行情看,預計純收入3至4萬元。”

在位于高家村的中部蔬菜園區,剛剛采摘的串收番茄、新鮮黃瓜、牛心茄、西紅柿等蔬菜即將送往縣城的商超。玻璃溫室的櫻桃番茄,大棚里的卷心菜、胡蘿卜、白蘿卜等長勢喜人。張家川縣中部蔬菜產業園是立足于縣城近郊的區位優勢,打造的一處穩產保供的菜籃子基地。

劉堡鎮鎮長何翔介紹說:“張家川縣中部蔬菜產業園今年五月份全面投產,目前產出的農產品主要有串收番茄、猴頭菇以及各類葉菜,已實現銷售收入860萬元,帶動當地76戶400余人穩定增收!

發展蔬菜產業的同時,劉堡鎮還引進企業發展食用菌產業。中部蔬菜園區的猴頭菇今年夏天開始出菇上市,位于米家村的珍蕈園里,香菇大棚里的香菇進入今年第二茬出菇期。食用菌產業的發展不僅帶來可觀的經濟收入,還帶動附近易地搬遷群眾就地就近務工。


珍蕈園管理員馬存夫說:“我家就在米家新農村,大棚建起來后,一年四季都需要干活的人。大棚里面用人最少的時間每天用工5、6人,生產量大的時候每天10至12人,每人每天工資100元。”

經過近年的發展,劉堡鎮的產業發展基本上形成了“三園兩帶一基地”的產業發展布局,三園是中部蔬菜產業園、中部肉牛示范園、食用菌種植園區。兩帶是依托高標準農田建設,打造東梁萬畝馬鈴薯、西梁萬畝飼料玉米帶。一基地就是以窯兒村為核心的1350畝烏龍頭種植基地。

扶持農業專業合作社、積極引進企業……劉堡鎮大力倡導“公司+村集體+農戶”“合作社+農戶”等模式,鼓勵農戶以土地入股分紅、園區務工等方式,催生新型經營主體,構建產業發展新格局,為鄉村振興帶來“新錢景”。
(新聞來源: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