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四下基層”的重要批示精神,更好地展示全縣在經濟運行、社會發展等各領域取得的成績,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四下基層”全媒體采訪小組,深入張家川縣各鄉鎮、基層一線,采寫更多“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報道,以在全社會引起共鳴、推動共識、形成共振,激發奮進的強大正能量,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營造濃厚氛圍。

滿棚春色關不住,冬季綠色生機濃。走進張棉驛鄉和平村,一座座蔬菜大棚排列整齊,大棚內暖意融融,剛澆過水的菜葉青翠欲滴,沁人心鼻的菜香迎面撲來,菜農臉上笑意盈盈,到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在大棚內,記者看到,大棚女主人一邊麻利的修枝,一邊說:“我今年2月份種的草莓,收入挺好,8月份種的是家常蔬菜,你看,西紅柿、蘿卜、白菜都長得特別好,干農業這一行,就不能偷懶,要手腳勤,還要學技術,有付出就一定有收獲!


在辣椒大棚里,和平村黨支部書記韋大啟正和鄉上技術人員交流種植中遇到的問題及后期管護方法,他說道:“我們村今年申請了國家三部委村集體經濟發展項目,投資70萬元,建設蔬菜種植大棚5個。主要種植白蘿卜、卷心菜、西紅柿,已快要采摘收獲,通過發展蔬菜大棚,不但解決了我們村上一些無法外出的剩余勞動力,而且給我們村集體增加了不少收入,同時也帶動了部分群眾發展產業的積極性。”

近年來,張棉驛鄉學習借鑒設施蔬菜發展的經驗,按照建、管、產、銷一體化服務運營機制,積極推廣“六統一分”模式,做到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種苗、統一技術、統一銷售、分戶經營,推動全鄉設施蔬菜產業提質增效。

張棉驛黨委副書記、鄉長尚立軍說:“2023年,張棉驛鄉全面貫徹落實省、市、縣委關于抓好糧食生產的部署要求,堅決扛牢保障糧食生產的政治責任,落實全年糧食任務面積22781畝,其中飼料玉米、蠶豆、馬鈴薯等特色產業種植14060畝,在實現糧食生產豐收目標的基礎上,積極實施大棚蔬菜等設施農業。2024年,張棉驛鄉將緊扣全縣‘4+2’產業發展體系,聚焦產業發展‘一盤棋’布局,積極謀劃新型經營主體培育、儲運、綠色標準化種養殖基地建設、良種繁育體系建設等產業發展項目6大類27個,預計投入資金1716.18萬元。”
(新聞來源: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