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奶奶辛苦了一輩子,年紀大了,日常生活需要有人照護,我們胡川鎮中學創客社團想著能不能發明一個關懷老年人的智能機器人,于是在張亮老師的指導下,我們創客社團創造了一個智慧老人護工,專門照顧老年人的護理助手,有身體檢測、親屬識別、社交互動、智能提醒等功能。”張家川縣胡川鎮中學八年級學生馬素珍對記者說。只見她手托一個憨態可掬的智慧老人護工機器人,上面安裝有心率檢測傳感器和人臉識別攝像頭等智能配件。

近日,在胡川鎮中學的創客教室內,記者看到,該校初中創客張亮名師工作室指導老師張亮正在為同學們認真授課,參與創客的同學們有的在電腦屏前編程,有的動手安裝,遇到問題后張亮老師耐心地回答他們的提問并親手示范,課堂氣氛活潑,同學們的興趣很高。

在另外一間教室,只見一位同學在筆記本電腦上輕敲一行行代碼,一臺無人機便自由穿梭于各個障礙物之間,時而鉆入圓洞之內、時而升高、時而降低,遇到障礙會自動避開,驚險無比。

“這是我們創客社團發明的無碳智能圖書館,旨在利用創新技術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打造一個環保、高效的圖書館,通過無紙化智能儲物柜、自感應節能臺燈、智能閘機、太陽能收集、語音圖書查詢和信息中樞等功能,大幅減少對環境的不良影響。”一位同學詳細地給記者演示了無碳智能圖書館的各個功能。

還有智慧馬桶,有性別判斷、手勢控制、自動清潔、語音控制、自動墊腳、坐墊加熱、物聯網等八大核心功能。

在一輛形如馬家塬戰車的智能模型前,張亮老師說,這個取名為“隴上旅行伴侶”,設計靈感來源于武威出土的馬踏飛燕和我們張家川縣出土的馬家塬戰車,該車可以容納1至2人在景區內乘坐,配合對應的APP,使旅游變得十分愜意且充滿科技感。含有景點識別、手機APP多方言解說功能。

在創客教室里,一件件新奇的科技擺件讓記者眼花繚亂,同學們你一言我一語在鏡頭前爭相展示。他們紛紛表示,科技讓他們的奇思妙想都能實現,以前我們只能在電視中看到的東西,現在,我們初中創客們通過老師的指導和動手實踐也可以將自己的想法變成現實。

胡川鎮中學七年級三班學生楊億帆對記者說,張亮老師每天都對他們初中創客們教授新的知識,讓他們動手實驗,實驗完之后進行組裝,然后在電腦上制作。張老師對他們非常有耐心,非常敬業,有責任感。我的同學通過創客大賽榮獲獎項,我為他們高興,我以后也想通過努力取得一些創客獎項,我未來的夢想是當一名科學家。

胡川鎮中學初中創客張亮名師工作室指導老師張亮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做為一名黨員教師,我們經常聽到這樣一句話,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我時常問自己,為黨育什么樣的人才?在目前科技創新的大背景下,芯片戰爭、科技戰爭在人們的心目激發起了無數的疑問。我們應該培養具有科技創新意識的人才,這是我做為一名黨員教師的使命。對于學生而言,具有科技創新的能力,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才是將來社會所需要的棟梁之才。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我主張學生通過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做出創客作品,我們的科技作品不僅是反映社會的進度,而且是充滿科技能度,做出更加有溫度的作品。從2021年我們開始創立創客社團以來,逐步獲得了國家、省市縣創客大賽的多個獎項,從最基本的編程至無人機到智慧交通等創客項目的多個賽道到百花齊放。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會兢兢業業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積極培養孩子們的科技創作意識,讓每一個孩子的思維和能力得到拓展和延伸,有力提升科技運用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胡川鎮中學黨總支書記馬斌說,胡川鎮中學在縣委組織部的支持下,2022年成立了全市唯一的初中創客張亮名師工作室,工作室有10名教師,學生創客30名,每天下午四點至五點開展活動,活動開展以來,孩子們通過參加國家省市縣級創客大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今后,我們學校將會繼續大力支持科技創新教育,在申請專利方面做出一些有利的探索。

據了解,張家川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科教興縣,縣委組織部、張家川縣科協、縣教育局等單位按照縣委、縣政府書香張家川建設要求,主動作為,加強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和支持力度,通過設立初中創客張亮老師名師工作室、科創項目支持等一系列舉措,引導鼓勵青少年積極參加科技創新實踐和科創比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其中,胡川鎮中學學生楊昊、楊琳獲第七屆全國青少年無人機甲大師越障迷宮賽一等獎,《隴上旅行伴侶》獲第五屆全國青少年人工智能創新挑戰賽國賽銀獎,《智慧馬桶》獲天水市第七屆科技創新大賽特等獎。

(新聞來源: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