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7日下午,縣委書記張思佳主持召開縣委常委會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調研成果交流會,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調查研究的重要論述,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市關于大興調查研究的部署要求,深入交流班子成員牽頭專題調研和典型案例解剖式成果,總結經驗、分析問題,提出改進措施,轉化運用成果,以高質量調研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見行見效。省委第五巡回督導組同志到會指導。
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中共張家川縣委圍繞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落實大興調查研究的相關要求,緊密結合主題教育“四下基層”制度,高站位謀劃、高標準選題、高質量推進、高效能轉化,充分發揮縣委常委會示范帶頭作用,聚焦全縣高質量發展中的熱點難點堵點和人民群眾普遍關心關注的急難愁盼問題,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發展縣域經濟、培育特色產業、加強社會治理、全面從嚴治黨為重點,科學確定了29個調研課題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等8個正反面典型案例,由班子成員領題牽頭調研,深入解剖麻雀,形成了一批高質量的調研報告。
會上,全體同志學習了《習近平關于調查研究論述摘編》。張思佳通報了縣委常委會主題教育調查研究工作總體情況,并代表縣委常委會進行了正反面典型案例剖析;領題調研的有關同志分別就正反面典型案例進行了交流發言。隨后,縣委常委會班子成員、縣法院院長、縣檢察院檢察長圍繞各自調研報告形成的成果、存在的問題、對策建議等依次進行了交流發言;張思佳逐一作了點評,提出了改進意見。
會議強調,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傳家寶,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基本功。全縣各級黨組織要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以主題教育為契機,以“三抓三促”行動為抓手,大力弘揚調查研究“好作風”,深入踐行“四下基層”工作法,充分發揮領導干部“頭雁”作用,主動沉下去聽實話、摸實情、辦實事,從調查研究中找準問題的根源、群眾的訴求以及解決問題的路徑,確保調查研究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要堅持把調查研究貫穿主題教育全過程,用活用好“深、實、細、準、效”五字訣,自覺運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理論聯系實際中深化感悟、掌握方法,使調查研究的過程成為理論學習向實踐運用轉化的過程,成為轉變作風、增進同群眾感情的過程,成為提高履職本領、增強責任擔當的過程。要堅持問題導向和實效取向,帶頭邊學習邊調研邊檢視整改,多到困難多、群眾意見集中、情況復雜、矛盾尖銳的地方去,深入調查研究、深度解剖麻雀,突出“小切口”、解決“大民生”,以小見大查擺問題,舉一反三解決問題,用足用好正反面典型案例,既立足當前、解決深層次實際問題,又著眼長遠、提出針對性對策建議,以高質量調查研究推動解決高質量發展問題,用群眾的滿意度檢驗主題教育實效。
會議強調,當前全縣處在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要做深做細做實調查研究“后半篇”文章,推動調研成果轉化運用,堅持縣級領導干部帶頭、牽頭單位負責、責任單位參與,帶動全縣各級黨組織檢視整改,立行立改解決突出問題。要堅持“當下改”與“長久立”相結合,把調查研究與檢視整改、建章立制等重點措施貫通起來,建立完善成果轉化運用機制,及時總結提煉做好建章立制,抓好經驗匯總和推廣宣傳,鞏固拓展轉化主題教育成效。要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整體性推進,把調查研究與沖刺全年、謀劃明年等具體任務結合起來,牢牢把握守底線、抓發展、保穩定的工作主線,有形有感有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深入實施高質量發展“十大行動”,全力抓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經濟運行、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產業發展、民生改善、社會治理、安全生產、主動創穩、民族宗教、黨的建設等工作,以調研凝聚智慧力量,爭先進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著力打造民族地區轉型升級示范區,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幸福美好新張家川。
(新聞來源: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