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我們一步一個腳印,留下一道道美麗的風景。暢敘新期待、奮斗正當時。展望2024年,大家依然充滿信心和希望,對未來有著新的憧憬。
平安鄉黨委副書記、鄉長蒲曉亮表示,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喜迎70周年的縣慶之年。一年來,平安鄉黨委、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堅定的決心、有效的舉措、勇毅的擔當、務實的作風,確保了平安鄉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成效。

一是產業發展實現新突破。建成農業經營主體32家、養殖合作社13家,打造集中連片中藥材種植示范點5個、馬鈴薯種植示范點6個、蠶豆種植基地2個。建成了平安草原國家3A級旅游景區和涂布工藝馬鈴薯粉絲生產線,上市了“羊阿洋”酸辣粉絲,吸納鄉域內外60余人就業。全面發展餐飲業,現有較大規模餐館41家,吸納餐飲服務從業人員187人。
二是鄉村振興展現新氣象。扎實開展“三訪三糾三排除”百日攻堅行動和“十查十到位”專項行動,廣泛宣傳“一鍵報貧”,堅持常態化入戶走訪制度,2023年納入監測對象13戶61人,風險消除35戶157人,辦理慢病卡873人,控輟保學勸返2人、送教上門3人,申報“雨露計劃”6人,勞務輸轉1080人,落實交通補貼681人,開展技能培訓128人,發放各類產業到戶資金159.5萬元。
三是生態環境展現新成色。嚴格落實河長制和林長制,常態化開展巡山巡河巡林,持續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實施荒山荒坡造林、村莊內外綠化等生態環境治理項目,安裝森林草原管護網52公里,草原補種2.2萬畝,栽植各類苗木3.5萬株,道路兩旁綠化6.2公里,空地綠化1000余平方米。

四是鄉村治理收獲新成效。召開群眾治理大會17場次,宣講抵制高價彩禮20余場次。實施撂荒地整治43畝,全面完成耕地流出保護工作,整治圖斑61個44.98畝。聚焦“拆違治亂”、清理“五堆”、廢舊農膜回收、生態治理等重點難點問題,常態化開展全鄉環境衛生大整治,新建垃圾收集點13處,新配備垃圾箱和垃圾桶110個,整頓清理“五堆”108處,回收農業生產垃圾6.9噸,清理清運公路、河渠道各類垃圾26噸。創立平安鄉“模范廣場”,設立“光榮榜”等8類項目和17個先進典型家庭和個人。
五是民生工程有了新改善。實現了8個行政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和規范化運轉,新農合低收入人口參保率100%,整體參保率95.31%,新農保參保率86.7%。累計發放低保資金201.37萬元,發放特困供養資金19.41萬元,發放臨時救助86.25萬元,發放殘疾人兩項補貼31.37萬元,納入事實無人撫養兒童2戶6人,發放補助7.8萬元,孤兒補貼1戶2人,發放補貼2.6萬元,完成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18戶。

蒲曉亮表示,新時代氣象萬千,新征程催人奮進。2024年,平安鄉將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新聞來源: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