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之美,美在文明。弘揚文明新風,點亮美好生活,在張家川縣張棉驛鄉,文明之花競相綻放。

在張棉驛鄉廟川村,“好兒媳”劉會會總是將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條、一塵不染。
談起對文明的理解,劉會會說,2023年我多次參加了村上組織的活動,因為生活越來越好了,大家對文明也重視了,很榮幸我被評為了全鄉的“好兒媳”稱號,還受到了表彰。這對我來說,既是一個榮譽,更是對我們今后生活的一種鼓勵,2024年我將一如既往的做好自己,照顧好家人,積極參加村上的文明宣傳活動,動員大家一起為我們村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一個個催人奮進的先進典型、一張張自信陽光的幸福面孔……在張棉驛鄉和平村,村民蔣虎琴說,我婆婆今年近80歲了,一直身體不好,為了照顧婆婆和家人,我一直在家。去年,村上將我評為了“好兒媳”,還受到了全鄉的表彰,這讓我很激動,這個獎勵是群眾對我的認可和肯定。今年,我要在照顧好婆婆和家人的同時,積極參加村上的文化活動,當一名文明宣傳員,引導大家一起把尊老愛幼、鄰里和睦的優良傳統傳承下去,和大家一起倡導文明新風,為我們村的文明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落實好全縣精神文明建設推進會議精神,堅持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統籌推動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張棉驛鄉不斷推進鄉村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

據張棉驛鄉黨委副書記李悅介紹,近年來,張棉驛鄉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以德治促文明、以法治促保障、以自治促提升,打造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社會治理體系,完善制定村規民約及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村民議事會等制度,讓村民自己成為“文明”的制定者、參與者和受益者,利用綜治宣傳月、信訪宣傳月、12月4日憲法宣傳日等進行普法宣傳,引導群眾自覺遵紀守法、依法維權、依法表達利益訴求,以“群眾說事干部解題”為依托,向群眾講解鄉村治理方面的政策,引導群眾變“村里事”為“自己事”,變“干部干群眾看”為“大家一起干”,切實達到聽民意、辦實事、聚民心的目的。下一步,張棉驛鄉將在“三治”融合持續發力的同時,利用張騫歷史文化資源,發掘精神文明建設特色亮點,傾力打造張棉驛的獨有品牌。

(新聞來源: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