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要想種得好,種薯很關鍵。夏日時節,張家川鎮劉家村的馬鈴薯脫毒種薯生產基地周邊連片的馬鈴薯苗像是給大地鋪上了綠毯,一壟壟綠油油的馬鈴薯生機盎然。走進棚內,工作人員正忙著管護長勢喜人的馬鈴薯原原種種苗。

在原種繁育網棚里,一排排馬鈴薯脫毒薯苗綠油油的,十幾名工作人員正忙著給馬鈴薯壓苗、澆水。幼苗壓苗后,便可多產出1粒原原種……通過人工壓苗讓根莖部與土壤均勻接觸,以便快速吸收水分。

據了解,張家川縣脫毒馬鈴薯基礎種薯生產基地,計劃投資5000萬元,建成脫毒馬鈴薯種苗生產組培樓1000平方米并配套儀器設備,光照室1000平方米,連棟溫室2000平方米,原原種貯藏冷鏈恒溫室300平方米,馬鈴薯種薯貯藏庫3000平方米,馬鈴薯原原種生產日光溫室30座,網室30座,馬鈴薯新品種選育試驗、示范、原種生產基地3000畝。

基地負責人張小平介紹說,張家川鎮劉家村馬鈴薯脫毒種子生產基地占地300畝,目前已建成原原種生產網室20000平方米,種子貯藏庫3000平方米,栽植脫毒馬鈴薯早熟種苗4個品種、中晚熟品種10個,完成馬鈴薯新品種選育、栽培模式和病蟲害防治試驗50畝,示范種植200畝、建成原種生產基地1100畝,其中劉家村200畝。組培樓主體已完工,配套各種儀器設備后,基地的原原種薯苗就可以自己培育了。基地預計年生產脫毒馬鈴薯原原種300萬粒、原種1000噸。

育繁好種,薯“光”無限。近年來,張家川鎮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在馬鈴薯原種培育上下功夫,形成了從脫毒馬鈴薯種苗、馬鈴薯原原種培育,到馬鈴薯原種推廣大田種植的產業培育鏈條,有效帶動了群眾增收、鄉村致富。如今,當地馬鈴薯產業正在實現從“脫貧薯”向“小康薯”的跳躍,助力農業增效、鄉村振興。

(新聞來源: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