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農業領域,種子被譽為“農業的芯片”。種子的質量和儲存方法直接關系到農業的產量和糧食安全。然而馬鈴薯儲藏庫變身“保險箱”卻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科學管理和技術創新,提高了馬鈴薯的貯藏保鮮效果,促進了農民增收和農業發展。
近日,記者來到張家川縣劉堡鎮馬鈴薯儲藏庫建設項目基地,只見黃色網袋子裝滿的土豆整齊碼放。再仔細觀察,紅色馬鈴薯和白色馬鈴薯網袋分別按垛碼放,袋向與庫向平行,每垛上下落放整齊,各垛網袋間留有較大空隙,利于通風,縱向每10~15排留1個0.3~0.4米寬的通風道,每棟靠一側墻留有寬0.5~0.6米的通風及溫、濕度檢查通道。這樣馬玲薯堆內的通風好于散貯,可避免因傷熱引起腐爛或發芽等問題。

“以前我們村前來收購馬鈴薯的商販很少。放在家里冬天會凍壞爛掉,只好低價賣出。今年我們村建了馬鈴薯儲藏庫,對我們來說太方便了,留點自己吃的,剩余的全部運到藏庫。”劉堡村的村民劉陸勇樂呵呵地說道。

劉堡鎮馬鈴薯儲藏庫的負責人蔚東海說:“今年的馬鈴薯產量較好,從9月份馬鈴薯儲藏庫建好以來,劉堡鎮各村的人以及周邊鄉鎮的人都會將馬鈴薯運到我們藏庫來,目前庫里有1800多噸馬鈴薯,作為來年的種子。”
“村民將馬鈴薯運到儲藏庫貯存,既省事又保險,再不用擔心明年播種時跑動跑西去市場買種子。這不僅增加了農民的收入,完善了產業鏈條,還增強了村級黨組織的服務功能。”趙灣村黨支部書記劉新安告訴記者。

馬鈴薯恒溫儲藏庫,推動了馬鈴薯產銷一體化產業的發展。通過恒溫貯藏,馬鈴薯可以延長保鮮期,減少損耗,帶動了村集體經濟和周邊群眾增收,提高全縣馬鈴薯儲藏能力,拓寬增收渠道,助推全縣馬鈴薯全產業鏈健康穩步發展。
劉堡鎮副鎮長黨兵兵表示:劉堡鎮馬鈴薯儲藏庫建設投入380萬元,占地面積2000㎡以上、庫容8000m³以上。用于儲藏馬鈴薯種子和商品薯,預計儲藏能力1500噸以上,解決當地產業發展瓶頸問題,每年提高產品附加值60萬元左右,每年間接帶動務工人次約200次,年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10萬元以上。
(新聞來源: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