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川縣恭門鎮(zhèn)靈臺村,太陽照耀著六七排黃色小洋樓,在寒冷的冬日顯得格外暖洋洋,2024年生態(tài)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安置點33戶村民們個個兒臉上掛著喜悅的笑容,大伙兒里里外外忙著搞裝修、忙著搬新家,有的人家已經(jīng)住進了新房子,盼了多年的“安居夢”終于成為現(xiàn)實。

兩個多月前,靈臺村舉行了2024年生態(tài)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安置點選房儀式,抓號登記、簽字確認,大家高高興興地選定了自己的新家。如今再訪這處搬遷點已然多了分煙火氣息,巷道硬化的平整寬闊,小院兒干凈整齊,露臺陽光明媚,屋里用的是節(jié)能煤電柴采暖爐,樓上樓下四室一廳一廚一衛(wèi),窗明幾凈,家家戶戶都把新家裝點得別致,以寄托他們對美好新生活的幸福愿景。

“群眾搬進去后切實地給我們的工作提出了建議,大家提議將后院裝上電動卷簾門,這樣前后進出方便,也能有個停車位。”順著靈臺村黨支部書記朱梓良指的方向看過去,只見一條巷道五戶人家的后門處都裝上了統(tǒng)一的卷簾門。民有所呼,我有所為,靈臺村以民生為最大的福祉,不僅要讓搬遷群眾住上“安心房”,更要住上“滿意房”。

馬國榮家兄弟倆已經(jīng)買好了全屋家具,新家收拾得妥帖,最近正準備接母親下來居住。他們的老家在靈臺村松林頂上,山上的條件非常艱苦,現(xiàn)在天寒地凍更是不好走。“新農村條件非常好,將來娃娃上學、我們出行走鎮(zhèn)上也非常方便,現(xiàn)在屋里家具啥都買好了,這兩天正陸續(xù)搬進來,我們一家在新家暖暖和和的過冬!”馬國榮言語間喜不自勝。

老村舊顏成往事,美麗新居入畫來。恭門鎮(zhèn)聚焦兜底性、基礎性、惠民性民生建設,將生態(tài)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作為“紓民困、解民憂”的惠民工程,讓人民群眾搬得滿意、搬得放心,搬出幸福和安穩(wěn)。
(新聞來源: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