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支部就是一個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張家川縣在認真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開展實施“五大工程”的過程中,張家川縣廣大黨員干部爭先恐后、比學趕超,他們勤奮學習、遵規守紀、修德崇禮、實干擔當、服務群眾,以“旗幟”之姿助力書香張家川、平安張家川、文明張家川、富裕張家川、和美張家川建設開來。
學習身邊榜樣,汲取奮進力量。
馬鹿鎮龍口村,廉政廣場已建設完畢——廊亭依河而立,小噴泉扮靚美景,一步一景,別樣好看;三年時間,全村道路和水渠陸續完成修繕,村民們的家門口不再是黃土漫天,環境衛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龍口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楊治國積極引導群眾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投工投勞參與家鄉建設,對村內人居環境進行集中整治,大家談起這位村書記都很親切,對他的工作有說不完的夸贊和全力的支持。今年,楊治國被省委、省政府記公務員一等功,這位“身邊榜樣”以自身的一言一行影響著黨員群眾,同心協力共創美麗家園。

為突出“先鋒引領”強化示范帶動,張家川縣扎實開展“黨課開講啦”“學習身邊榜樣”活動。龍口村農民黨員和村黨員干部常常圍坐在一起觀看《榜樣》先進事跡,大家暢所欲言地交流所思所感所悟,以激勵自己愛崗敬業、履職盡責。村文書毛旭輝是本村人,他在“學習身邊榜樣”活動中深受觸動,表示將主動提升個人能力,扛起一名基層黨員肩上的責任和擔當,從自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在更好地服務群眾的工作追求中實現個人價值。

龍口村委會委員、一組組長吳四紅說道:“通過黨員‘五爭做五助力’活動和主題黨日‘學習身邊榜樣’活動的開展,尤其是在我身邊有楊治國書記這樣的先進榜樣,使我深刻意識到作為一名新時代的農村黨員干部要時刻擺正自己人民公仆的位置,時刻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把人民冷暖放在心頭,踐行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莊嚴承諾,把人民的滿意度作為自己工作的衡量標準,在工作與生活中持續發光發熱,為龍口村的發展貢獻力量。”
黨員“冬訓”“輪訓”,旗幟鮮明講政治。
“講政治、有信念”是共產黨員黨性的核心要素,也是作為合格黨員的首要標準和第一要求。學習上講政治,才能思想上永葆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虔誠;生活中講政治,才能做到慎獨慎微;工作上講政治,才能擔負起肩上的重大責任。
在閆家鄉,鄉黨委、政府聚焦實施先鋒引領工程,按照農村黨員五年輪訓規劃,依托鄉鎮黨校,配強師資力量,堅持按年度分批次扎實開展農村黨員進黨校集中輪訓。充分組織好、實施好、運用好黨員冬訓輪訓工作,從嚴從實抓好農村黨員隊伍建設,全面提升黨員思想政治素養,切實發揮好黨員模范帶頭作用,筑牢基層戰斗堡壘。

為確保黨員冬訓輪訓取得更好的效果,閆家鄉專門從縣委黨校邀請講師前來為農村黨員進行培訓,后山村黨支部書記李梅竹組織后山村在家黨員參加了集中培訓,學習理論知識、農業政策、產業技能等內容,這次培訓讓她收獲頗多,倍感振奮,表示將把這次理論學習應用到工作中,走進田間地頭,走進農戶家中,聚焦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關注群眾生活質量和產業發展,將學習成果轉化為推動發展的實際行動。
“我們堅持把凝心鑄魂作為首要任務,以學原文悟原理引導農民黨員增強黨性意識,強化理論學習,提升適崗能力;堅持把科學施教作為主要方式,采用“講授+答疑+觀摩”授課方式,通過培訓讓農民黨員清楚掌握當前政府工作的方向和重點,以政策方針為指引更好地服務群眾;堅持把作用發揮作為根本指標,在鄉村振興、產業發展、鄉村治理、精神文明、主動創穩等重點工作中發揮黨員先鋒模范和示范帶動作用。”閆家鄉黨委副書記馮彥東說道。
為突出“先鋒引領”強化示范帶動,張家川縣堅持發展黨員政治標準,今年培養入黨積極分子230名、新發展黨員125名,35歲以下占比92.8%,大專及以上學歷達60.8%。有序推進農民黨員進黨校集中輪訓,縣鄉聯動培訓農民黨員17期1168人。
“五爭做五助力”,以實干見成效。
一大早,恭門鎮梁灣村柴草場上就熱火朝天,黨員干部和農戶一起忙著打包青貯飼料;記者跟隨村黨支部書記馬龍龍帶領的“小螞蟻”志愿隊走訪入戶,一路隨走隨訪,志愿隊為百姓宣傳政策,為貧困戶打掃院落。

在黨員“五爭做五助力”活動的深入推動下,梁灣村充分發揮村班子和黨員的先鋒引領作用,組織黨員定期開展志愿服務,宣傳各種政策,幫扶困難群眾,“通過我們的努力,村內矛盾越來越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明顯增強。”馬龍龍說道。

恭門鎮毛磨村黨支部直面村集體經濟發展瓶頸,通過多次召開支委會、黨員大會、群眾代表大會,依托“群眾說事干部解題”平臺反復討論研究,最終確定了“黨建引領、發展產業、盤活資產”的村集體經濟發展路子,10座食用菌種植大棚現已成為村集體經濟收入的重要來源,同時為剩余勞動力就業提供了可觀的崗位。“我們的食用菌基地以黑木耳、平菇種植為主導產業,主要以‘832平臺’以及線下各大商超為主要銷售渠道。”村黨支部書記蘇月玲告訴記者。

恭門鎮以新時代黨的組織建設為統領,緊緊圍繞全鎮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在“五爭做五助力”活動的推動下激發黨員干部在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基層治理、文明創建等方面勇挑重擔、奮勇爭先。恭門鎮黨建辦組織干事馬小彥表示作為一名新時代基層黨務工作者,自己將切實以嚴的標準,實的作風,竭力做好新時代黨建及宣傳工作,講好黨建品牌故事,一步一個腳印,做“五爭做五助力”活動的實踐者、推動者、受益者。
為突出“先鋒引領”強化示范帶動,張家川縣聚焦“絲路大關山·書香張家川”品牌建設,開展“五爭做五助力”活動,設置黨員先鋒崗、責任區433個,先后涌現出農村致富帶富先進典型60名、機關單位忠誠擔當先進典型6名、城市社區為民服務先進典型4名、國有企業創新攻堅先進典型2名、事業單位敬業奉獻先進典型11名、“兩企三新”創業奮進先進典型2名,引導廣大黨員在各行各業始終學先進、走在前、做表率。
張家川縣深入實施“五大工程”,主動擔當、服務大局,推動組織優勢轉化為改革發展效能,“先鋒引領”強化示范帶動,強化黨員典型引領作用,使得黨員隊伍的模范作用不斷發揮。
(新聞來源: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