櫛風沐雨展擔當 通衢大道向未來
張家川縣交通運輸工作高質量發展綜述
青山如黛,大道如虹。放眼張家川,一條條寬闊的干線公路暢通無阻,一道道蜿蜒的通村公路進村到戶,高品質、多層級的現代化交通運輸體系正在加速形成,踔厲奮發的交通人以“路”為筆,助推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今年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交通運輸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發展為要、項目為王、實干為先”的鮮明導向,主動作為、奮勇爭先,推動交通強縣建設邁出新步伐、取得新成績。
指標持續向好,賦能經濟發展新格局
固定資產投資增勢強勁。預算總投資168.74萬元,8月底完成胡川鎮倉下新村過水路面改橋項目,投資8532萬元,建設張棉至平安至馬鹿產業道路(林區防火通道)71.36公里,11月底完工。實施2024年村道安全生命防護工程71.794公里,整治隱患里程46.64公里,完成投資528萬元,實施2024年農村公路養護工程(分三批),完成總投資1061萬元,處置鄉村道路病害46條103處,維修返砂道路5條4.05公里,針對“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暴雨降水導致縣內交通基礎設施不同程度發生道路水毀災害的實際,落實縣級財政460萬元,對15鄉鎮47處水毀災害點進行有效治理,開展綠化養護工作,對S218線、S527線、S530線等40公里農村道路進行路肩整修、邊溝清理、植樹綠化等美化提升工作。
外聯內暢,全面織就通達交通網
高速公路全線貫通,重大項目有序落實。一是靜天高速龍山收費站8月15日正式通車運營,標志著靜天高速全線實現貫通。二是扎實做好S50隴循高速馬鹿張家川段前期工作,爭取項目落地實施,早日打通出甘入陜便捷通道。三是加快323省道甘陜界至長寧驛公路6.4公里二級公路建設進度,按期完成建設任務,提升全縣東西出口道路通行能力水平。
緊扣民生需求,提升交通服務品質
運輸服務品質顯著提升。構建城鄉物流體系,一是大力實施張家川縣城鄉公交一體化及客貨郵融合發展招商引資項目,新增新能源城市公交車30輛,于7月1日開通縣城—劉堡、縣城—胡川、縣城—溝口3條城市公交延伸線路,增設“5路”城市公交,完善優化站點26處,縣域內城市公交車運營線路總里程達到77.8公里。二是按期更新縣城—馬鹿、縣城—恭門、縣城—付堡、縣城—龍山、縣城—寧馬5條鄉村客運線路,投放班線車11輛;新增龍山—馬關鄉村客運線路1條,投放班線車3輛。三是加快城鄉客貨郵融合發展,新建龍山客貨郵服務中心1個,改造完成劉堡鎮、川王鎮、張棉驛鄉等3個鄉鎮客貨郵運輸服務站(原鄉鎮汽車站),購置客貨郵車輛6輛,開通張家川—張棉驛—川王—龍山客貨郵示范線路1條。
規范執法,筑牢交通行業安全防線
深化法治交通建設。從嚴查處非法營運行為,對非法營運突出的重點區域、重要路段、重點時間,聯合縣公安交警部門,依法從嚴進行處罰。嚴格落實從業資格審查,加強協調對接,與縣公安、交警部門,對全縣235名從事道路客運的駕駛員進行從業資格審查。建立健全行業監管機制,督促指導亨祥客運公司與出租車駕駛員積極開展討論交流,對企業原有的《出租車駕駛員管理及考核制度》《企業管理制度》提出建設性意見建議,及時梳理完善,不斷提升企業經營管理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水平。
黨建引領,全力打造人民滿意交通
抓實思想政治建設,嚴格落實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制度,開展集體學習、撰寫交流研討材料,舉辦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專題培訓。抓細精神文明建設,開展愛心送考、考試保障、節日慰問、關愛兒童等志愿服務活動。深度挖掘交通運輸領域先進事跡,抓好輿論陣地建設。構建“網絡媒體和紙質媒體齊發力,文字、圖片和視頻共協同”的宣傳格局,全面展示張家川交通。
大道如虹逐夢行,砥礪奮進新征程
開展交通干線爭建行動。加強對上銜接,推動重大項目接續實施。加快實施S323甘陜界至長寧驛公路改建工程建設進程,持續推進S50隴循高速馬鹿至張家川段項目前期各項工作,估算投資194萬元,計劃改造危舊橋2座(大陽鄉閆莊和付堡一組危橋改造),預算投資3699.74萬元,建設2025年產業路27條41.5公里,估算投資1309萬元,實施窄路加寬項目,對10條26公里路面寬度為3.5米的水泥路面加寬至4.5米,計劃投資11759萬元,建設鄉鎮通三級及以上公路15.918公里,加強充電樁等配套設施建設,優化完善10條農村客運線路,鞏固提升建制村100%通客車率,帶動全縣客貨郵深入發展。
展望未來,步伐更加堅定。新的一年,張家川縣交通運輸局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加強基層黨的建設,保持“交通先行”的定力,以持之以恒的決心、久久為功的韌勁,積極融入“關中平原城市群區域發展”的大格局,積極開展感黨恩宣傳教育工作,激勵黨員干部感恩奮進,知責善為、主動作為,推動交通運輸工作高質量發展。
(新聞來源: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