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踐行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積極搭建干群“連心橋”。近日來,連五鄉持續開展“進百家門、訪百家情、解百家難、暖百家心”主題活動,用行動踐行初心,用真心傾聽呼喚,進一步明確群眾需求,切實解決群眾身邊的急難愁盼問題。

“進”字當頭,做群眾的“聯絡員”。“四百”主題活動開展以來,連五鄉召開鄉村干部大會安排具體工作,強化全體黨員干部“打頭陣、當先鋒”意識,細化“四百”行動工作措施,統籌鄉村黨員干部、駐村幫扶工作隊、村組干部及網格員等力量,以低保家庭、特困家庭和低保邊緣戶等弱勢群體為重點,進村入戶,扎實排查民生訴求、信訪隱患和矛盾糾紛,切實推動走訪隊伍下沉一線“進百家門”。
“訪”字為先,做群眾的“宣傳員”。開展黨員干部大走訪活動,建立黨員干部、駐村幫扶工作隊走訪臺賬,實行日報告工作機制,推動黨員干部和駐村幫扶工作隊知民情解民意。針對不同人群,有側重地開展低保、臨時救助、醫療救助等惠民舉措宣傳。同時深入了解村民群眾,特別是低保家庭、特困家庭和低保邊緣戶等弱勢群體基本情況,詳細記錄走訪對象的自然情況、生活狀況、面臨困難、現實需求、意見建議等,做到底數清、情況明。
“解”字為要,做群眾的“辦事員”。堅持以“解決問題”為導向,針對“四百”活動收集的群眾訴求建議、排查發現的矛盾糾紛等問題,建立清晰的臺賬清單,迅速響應,根據事件性質及時協調解決,推進“群眾找我”到“我找群眾”的快速轉變。對于難以立即解決的,建立訴求臺賬,填寫《“四百”活動群眾反映事項清單》,將群眾反映的事項清晰記錄下來,限期辦理反饋,逐項解決銷號,切實將問題“一辦到底”。
“暖”字為效,做群眾的“服務員”。積極落實惠民政策,向特殊困難家庭及時發放溫暖過冬物資。鄉領導班子成員帶頭,分組帶隊入戶走訪,實地查看走訪困難群眾30余戶,與他們面對面、心貼心交流,詳細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結合“結對關愛”行動,動員駐村幫扶單位和結對干部對100余戶幫扶對象扎實開展走訪慰問,給困難家庭送去米、面、油、春聯等生活物資,讓每一位群眾都切身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溫暖。
下一步,連五鄉將持續深入開展“四百”主題活動,進一步走近群眾,傾聽民意,排查化解矛盾,結合“主題黨日+群眾說事”活動,真正打通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歸屬感。
(新聞來源: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