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新春時節,走進位于張家川縣劉堡鎮劉堡村的韻立種植農場的“老油坊”,剛剛炒熟的胡麻籽散發出陣陣香氣,工人們將熟胡麻放進石磨反復碾磨成有黏性的油泥,再放入攪拌機進行攪拌,大約經過一個多小時,被攪拌均勻的胡麻泥,在包餅機上被工人師傅手工制成油餅,放入榨油機進行壓榨。24小時后,油餅在機器的加壓下,慢慢滲出的胡麻油靜靜地滴落,整個油坊散發出愈發濃郁的香味。

據了解,韻立農場“老油坊”采用傳統工藝,古法新榨,不僅要精選優質的胡麻籽,而且工序講究,除雜、炒籽、碾磨、攪拌、包餅、壓榨等十多道工序,目前每日可產出1000斤胡麻油,并且全程無任何添加劑,其中僅過濾就要很多次,這樣壓榨出的胡麻油清澈透亮,品質天然,營養更為健康。
“雖然現在市面上胡麻油牌子很多,但對于我們來說,還是覺得本地古法壓榨的胡麻油更香,也更入味。自從村里的榨油廠運營以來,我們村的老鄉隨時能吃上家門口古法新榨的胡麻油,真是又放心又實惠。”今年62歲的劉堡村村民聶大爺告訴記者,他家就住在附近,每天都能聞到“老油坊”飄出濃厚的油香,就想著買一些,給家人們嘗一嘗。

走進農場的儲藏和打包區,工人師傅們忙著把灌裝好的胡麻油裝箱打包,準備發往蘭州、天水等地方。
農場負責人尚季宏介紹說:“我們這一款韻立胡麻油,采用內蒙古的胡麻籽,經過篩選,用鐵鍋炒熟,再用石磨推成漿,攪拌機攪拌均勻后,包成餅放入液壓機經過24小時低溫壓榨,出來的胡麻油口感醇香。我們目前的年產量是26萬斤,年產值30萬元。我們生產的胡麻油銷往天水、蘭州等地,銷路很好。在鎮政府和幫扶單位省煙草公司的大力支持下,計劃建設一條現代化的生產車間,以加大生產量,帶動更多群眾增收致富。”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關鍵,也是群眾走穩致富路、邁上幸福路的根本。如今,劉堡鎮立足實際,積極打造韻立農場“老油坊”,不僅讓傳統技藝有了更好的傳承,還讓鄉村“土特產”有根有品更有產,以產業振興實現多元增收,蹚出了一條鄉村振興的新路子。
(新聞來源: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