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農事起,春耕備耕正當時。眼下,正值春耕備耕的關鍵時期,隨著農業綠色發展的不斷推進,有機肥成為了春耕備耕的重要物資。

在位于川王鎮的張家川縣禾瑞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的有機肥廠內一片繁忙景象,機器轟鳴,工人們熟練地操作著設備,將羊糞、牛糞、菌渣等原料,經過一道道工序轉化為一袋袋優質有機肥。這座年產能2萬噸的環保型企業,正以“變廢為寶”的生態循環模式,為張家川縣綠色農業發展注入新動能。

在發酵區,翻拋機穿梭其間,不斷翻動原料,促進原料好氧發酵。張家川縣禾瑞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廠長馬四虎告訴記者,發酵過程很關鍵,工人需時刻關注發酵區原料的溫度和濕度,從而確保生產出的有機肥品質更高。

走進生產車間,兩條臥式現代化有機肥生產線正滿負荷運轉。經過前期充分籌備,羊糞、牛糞、菌渣按照8:1:1的精準比例混合后,在60°高溫下進行初次發酵,形成半成品。隨后,半成品被運送至廠區進行二次發酵,完成后再進入陳化車間。經過陳化,這些原料通過加工車間設備進行篩分、包裝等流程,最終成為合格的有機肥產品。
據了解,該有機肥廠采用“公司+合作社+農戶”的運營模式,購進了2條臥式現代化有機肥生產線,建成3000余平方米的生產廠房、陳化區和庫房。目前,工廠具備生產粉末有機肥、顆粒有機肥、生物菌肥和生物水溶肥的能力,年產量可達2萬余噸,能滿足瓜果蔬菜、花卉等多樣化市場需求 。

“禾瑞生態農業有限公司2024年7月份投產以來,已累計生產有機肥5000余噸,我們公司生產的有機肥在市場上很受歡迎,產品供不應求,公司能生產粉末和顆粒兩種有機肥,主要面向瓜果蔬菜、果園、高標準農田等,產品主要銷往張家川及麥積、莊浪等縣區,當前,春耕生產在即,訂單不斷,為了滿足市場需求,我們現在開足馬力生產,同時也在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加大推廣力度,拓展銷售渠道。”馬四虎笑著說道。
為了確保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馬四虎曾多次前往新疆、西安、隴南等地考察,針對不同地區土壤成分進行取樣分析,不斷優化原料配比,讓生產出的有機肥能更好地適配各地土壤與農作物生長需求。生產間隙,馬四虎告訴記者,“我公司生產的有機肥從原料篩選、混合攪拌到成品包裝,每一道工序都嚴格把關,力求生產出高品質的有機肥料。近段時間車間幾條生產線也在馬不停蹄的趕生產,在保證有機肥料高質量的同時,全力保障春耕期間的肥料需求。”

有機肥廠的運營,不僅推動了農業產業發展,還為當地帶來多重效益。養殖戶馬志剛說:“以前養牛產生的糞便沒什么用處,還占地方,現在有機肥廠收購糞便,不僅解決了我的難題,還增加了一筆收入,家里環境也變好了,大家都很樂意把糞便賣給廠里。”
同時,有機肥加工廠不僅延伸了產業鏈、增加了附加值,而且帶動了村民就業增收。目前,工廠流水線工人有20余人,因訂單量大,采取兩班倒的上班模式,月工資5000元左右。隨著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公司還計劃進一步擴充員工數量,帶動更多村民增收致富。
“下一步,禾瑞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將著力在生產銷售上下功夫,在產品宣傳上做文章,在穩產提質增效上求突破,在推廣使用上見實效,滿足有機肥多元化市場需求,努力將該項目打造成立足川王輻射帶動周邊綠色環保型循環農業的典范,助推鎮域經濟和生態環保高質量發展。” 談及今后的發展,馬四虎信心十足。

綠色是農業發展的底色。施用有機肥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理化狀況和生物特性,熟化土壤,增強土壤的保肥供肥和緩沖能力,為作物的生長創造更加良好的土壤條件。近年來,張家川縣強化生態文明建設,大力發展生態循環農業,加快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逐步推廣應用綠色種植技術,提升農產品質量,有力促進了農業增產、群眾增收。
(新聞來源: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