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診療能力再升級
天水市第一人民醫院正式上線AI超聲診斷系統
新天水·天水日報記者 劉曉亞
天水市第一人民醫院秉持“厚德博愛,精誠篤仁”的院訓,經過70余載砥礪前行,已成為一所集醫療、急救、教學、科研、預防為一體的現代化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是國家腦防委授予的高級卒中中心、國家標準版胸痛中心、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甘肅省Ⅰ級創傷中心、天水市緊急醫療救援中心,是國家認可委員會認可的ISO15189醫學實驗室,連續3年在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中位列甘肅省三級醫院前列。
市一院占地面積近100畝,建筑總面積13.13萬平方米,核定床位1500張,臨床、醫技科室65個、職能科室24個,市級重點學科(專業)38個。醫院已開展的多項醫療技術在全省地州市中獨具優勢,如復雜先心病矯治術、心臟多瓣膜置換/成形術、冠狀動脈搭橋術、主動脈人工血管置換術,腔鏡下肺段、肺葉切除術,全腦血管造影術、頸動脈支架植入術、胸腔鏡心臟手術、頸動脈狹窄內膜剝脫術,顱內動脈瘤夾閉術及介入栓塞術,微創截骨矯形保膝、帶血管蒂腓骨移植治療低齡股骨頭無菌壞死保髖等高難度醫療技術。
市一院擁有一批在國內和省內先進的診療設備,如荷蘭飛利浦Ingenia3.0T核磁共振、256層飛利浦Brilliance iCT、飛利浦UNIQ FD20血管造影機、德國西門子Artis zee Floor Ⅲ X線血管造影機、美國瓦里安CLinac ix直線加速器、美國GE Discorvey RT X線定位攝影系統等大型設備,臨床應用銳珂PACS影像傳輸系統、羅氏COBAS 全自動生化免疫流水線、德國西門子ACUSON X600彩色多普勒、荷蘭飛利浦Affiniti50 SparQ超聲、法國聲科E超等高端診斷儀器,配備有德國STORZ 3D腹腔鏡、意大利索林人工心肺系統等治療設備。
近日,市一院正式引入復星杏脈AI超聲系統,該智能診斷平臺將全面應用于甲狀腺、乳腺等超聲檢查領域,標志著該院超聲診療正式邁入“智能輔助診斷2.0時代”。
作為國內首個覆蓋“放射-病理-超聲”三大學科的AI醫療系統,復星杏脈AI超聲系統搭載三項核心專利技術:
微病灶識別技術:可精準捕捉大于等于2毫米的微小病灶,甲狀腺結節檢出率達97%,較傳統人工識別提升20%;
動態影像重構技術:支持三維影像重建與血流模擬,實現“掃描即建模”的實時分析;
智能質控體系:通過顏色標記系統(紅/黃/綠)自動提示掃描質量,年輕醫生操作達標率三個月內提升至93%。
復星杏脈AI超聲系統的引入,使市一院臨床甲狀腺、乳腺等超聲檢查單例檢查時間壓縮至8到12分鐘,系統自動生成包含20余項參數的結構化報告。在前期的臨床應用中,系統已成功輔助識別3例早期甲狀腺癌,其中最小病灶僅2.3毫米。
市一院正式引入復星杏脈AI超聲系統,使患者享受到快速診斷、精準早篩、個性服務、體驗優化4項便利,該超聲系統使患者在檢查結束5分鐘內即可獲取報告初稿,較傳統流程縮短80%等待時間;可識別微鈣化、邊界浸潤等惡性特征,漏診率降低28%,有效保證了臨床的精準早篩;同時能夠自動生成《健康管理指南》,對患者的治療和飲食給出合理化建議。
未來三年,市一院計劃構建區域影像數據庫、智能質控中心、多學科會診系統三大數字化平臺,有效整合10萬例超聲影像,建立本地化病灶特征圖譜,實時監測50臺超聲設備操作規范性,并實現超聲科與病理科、腫瘤科的影像數據互聯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