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張家川縣迎來了大櫻桃豐收季,一顆顆嬌艷欲滴、飽滿圓潤的美早大櫻桃掛滿枝頭,在陽光明媚的天空下,如紅寶石般晶瑩剔透。踏入溫室大棚,濃郁的果香瞬間將人包圍,一幅生機勃勃的豐收盛景映入眼簾。

在張家川縣裕豐果品種植專業合作社的大櫻桃種植基地,放眼望去,一排排整齊的大棚有序排列。走進幾座冬暖棚,只見櫻桃樹枝繁葉茂,沉甸甸的果實把枝頭壓得彎彎的,仿佛在訴說著豐收的喜悅。合作社負責人肖佳斌一邊看著掛滿枝頭的果實一邊向農技人員做著介紹,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肖佳斌高興地說道:“今年氣候條件特別好,再加上縣農業農村局技術專家的悉心指導,我們的大櫻桃不僅產量大幅提高,品質更是上乘。大櫻桃的經濟效益也非常好,前期6個大棚預計產量可達3000多斤,后續11個大棚能產出2萬多斤,100多畝防棚產量更是高達20多萬斤,總產值預計可達530多萬元。”
在張家川縣全力構建的“4+2”現代產業體系中,特色農業占據著重要地位,而大櫻桃產業的發展更是備受矚目。縣農業農村局積極作為,引導果農改良品種,引進了美早等多個優質品種,并大力開展種植技術培訓與推廣工作。通過舉辦專業培訓班、邀請專家現場指導等多種方式,切實提升果農的種植水平,為大櫻桃產業的發展筑牢根基。

隨著大櫻桃逐步成熟上市,憑借著優良的品質,張家川縣大櫻桃在市場上迅速打響了品牌。產量逐年遞增,可銷路卻從未讓肖佳斌發愁。當下,線上線下銷售一片火熱。他笑著說:“不僅周邊市縣的各大商超紛紛前來訂貨,我們還通過網上直播帶貨,讓大櫻桃走進了廣大消費者的餐桌。”
大棚櫻桃種植不僅讓果農的錢包鼓了起來,還為當地剩余勞動力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肖佳斌告訴記者:“在櫻桃整個生產季,我們吸納了眾多村民就近就業,每人每天的收入能達到100多元,去年發放務工人員工資共計70多萬元。”

如今,大櫻桃產業已成為張家川縣促進農民增收、推動鄉村振興的又一重要支柱產業,為“4+2”現代產業體系增添了一抹亮麗的色彩。下一步,張家川縣將持續加大對大櫻桃產業的扶持力度,并在延伸產業鏈和加強品牌建設上持續發力,提升產業附加值,更好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強勁動力。
(新聞來源: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