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午10點,歡快的下課鈴聲響起,張家川縣平安鄉中學的校園瞬間切換到活力四射的“運動模式”,同學們紛紛走出教室,踢毽子、跳繩、跳格子、打羽毛球、做游戲……無論是走廊里的小角落,還是寬闊的操場,都是同學們的“充電站”,充滿了同學們的歡聲笑語和蹦蹦跳跳的身影。
隨著甘肅省教育廳《關于保障中小學生每天綜合體育活動時間不低于兩小時的通知》規定的落地,學校的操場已成為學生們每日必到的“打卡地”,歡快的笑聲、激情的吶喊與輕快的音樂交織在一起,讓整個校園在課間時分沉浸在一片歡樂的海洋中。

“自從課間延長到15分鐘后,我會和同學們在操場一起玩跳數字、旋轉跳等地面游戲,還會參加籃球、足球等運動,另外我還參加了學校的羽毛球社團。這些課間游戲和體育運動,不僅豐富了我的校園生活、增強了體質,還讓我真切地明白了堅持的意義。以后在學習和生活里,不管遇到什么困難,我都有勇氣直面挑戰,絕不退縮。”和同學玩跳格子游戲的四年級學生鎖婭楠,充滿朝氣的臉龐上洋溢著活力和自信。
“‘雙減’政策落地實施后,學生課間活動延長至15分鐘,每天還設有30分鐘的大課間活動時間,學校大力推動學生體育運動的開展,力求全面提升學生身體素質。”平安鄉中學校長楊虎思說,除此之外,學校每天下午還專門安排40分鐘的社團活動時間,學生們不僅可以拓寬視野,收獲知識與技能,真正讓“雙減”政策下的校園生活變得充實而有意義。
下午4點,走進教學樓一樓各活動室,一場場精彩紛呈的社團成果展示活動正在熱鬧進行,精彩的合唱、深情地朗誦……同學們熱情洋溢、自信從容,盡情地展現自我,吸引眾多師生駐足欣賞。

成果展示如火如荼,日常活動有聲有色。朗誦社團書聲瑯瑯、書法社團墨韻飄香、羽毛球社團英姿颯爽……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不僅為學生們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臺,更讓每個孩子在熱愛的領域中發光發熱,茁壯成長。
“我們都喜歡打羽毛球,但我們的羽毛球技術一直不太好,自從加入了學校羽毛球隊,老師悉心指導我們如何握拍、持球、發球、揮拍、接球等技巧。現在每天一節體育課,還有下午的社團活動時間,讓我們非常高興,有更多的時間和伙伴們一起打羽毛球啦。”在老師的指導下練習羽毛球的八年級學生馬建成開心地說道。

這學期,平安鄉中學積極響應號召,緊跟教育發展趨勢,在體育與社團活動落實上發力,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讓學生在釋放活力、放松身心的同時,又能收獲知識、錘煉品格,真正讓“小課間”成為成長“大舞臺”。
平安鄉中學黨總支書記馬寬平說,我校充分利用現有資源,進一步豐富課后服務內容,形成了“1+X+T”的課后服務模式。同時,以形式多樣的大課間、多彩社團為特色,堅持以“體”的原則,構建了“基礎+特色’的體育課程體系,保證了學生每天體育活動時間不低于2小時,讓孩子們走出教室,強健體魄,培養堅韌的品格和團隊精神。
(新聞來源: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