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棉一代,過來!”
老遠,就聽見飼養員扯著嗓子喊,不明所以的我們一臉茫然,面面相覷。

只見,一只胖乎乎的小羊,邁著歡快的小碎步,“噠噠噠……”地跑過來,親昵地圍著飼養員轉圈,那呆萌可愛的模樣,瞬間萌化人心。飼養員臉上洋溢著寵溺的笑容,解釋道,自阿爾巴斯山羊落戶于此,不知不覺已過去了整整一年。如今,這些可愛的“毛孩子”是他的“心頭寶”,更是他家的“錢袋子”。而“張棉一代”作為它們中的第一個孩子,集萬千寵愛于一身,數它最是調皮搗蛋。

阿爾巴斯山羊,作為世界一流的肉絨兼用型品種,宛如草原上行走的“纖維寶石”與“軟黃金”生產者。它跨越千山萬水,從廣袤無垠、風吹草低見牛羊的鄂爾多斯草原一路奔赴張家川縣張棉驛鄉盤山村,把那悠揚動聽的草原牧歌,深情地唱響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張家川大地上。

“你這家伙,別搗亂,乖乖剪完毛,就能撒歡兒跑啦。”工人們一邊溫柔地和羊兒們“嘮嗑”,一邊手法嫻熟地揮動著剪刀,為它們修剪那珍貴的絨毛。“你看這羊絨,又細又軟,這可是寶貝!”養殖基地的負責人閆澤正一邊忙著手中的活兒,一邊激動地說道,“引進阿爾巴斯山羊這一年,變化可太大了。剛開始心里直打鼓,怕養不好,現在看來這擔心都是多余的。這羊不僅絨毛值錢,一斤能賣200塊錢左右,而且這羊肉也是供不應求,肉質那叫一個鮮美!”

在阿爾巴斯山羊帶來的良好效益下,村民們對未來充滿了憧憬,飼養工人李大姐就是其中滿懷希望的一員。她眼中閃爍著希望的光芒,臉上洋溢著抑制不住的激動,迫不及待地接過話茬:“我們家以前養普通羊,效益不高,掙不了幾個錢。自從有了這些阿爾巴斯山羊,我算是看到了新希望。我一邊在這里打工掙錢,一邊學飼養技術,現在也學得差不多了,我打算在這里買幾只小羊回去自己養,就盼著能多養一些,把日子過得更紅火!”

為了養好這批“新朋友”,張棉驛鄉鄉村振興站副站長馬曉軍成了養殖場的“常客”。他日夜鉆研飼養方法,四處奔波爭取項目支持,想方設法打通銷售渠道。以至于每次回到家,孩子都會笑著打趣道:“爸爸,你身上全是羊的味道呢。”他感慨地說,現在看來,當初引進的這個山羊品種是成功的,羊絨主要銷往江浙一帶,目前已有了不錯的收益,下一步計劃再引進一批,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
張棉驛鄉黨委副書記李悅表示,引進阿爾巴斯山羊是鄉黨委、政府經過深入調研、多方考察后做出的重要決定。經過這一年的精心飼養和培育,阿爾巴斯山羊已經完全適應了當地的環境,生長狀況良好,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下一步,張棉驛鄉將繼續加大對養殖產業的扶持力度,擴大養殖規模,著力打造集養殖、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全產業鏈,提升產品附加值,讓阿爾巴斯山羊產業成為張棉驛鄉的一張亮麗名片。
(新聞來源: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