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閆家鄉,村巷間柴草堆碼齊整如畫,斑駁墻壁披上了水墨新衣,田間地頭的廢舊地膜悄然“退場”,取而代之的是綠意盎然的農田。一場由鄉村干部、公益性崗位人員、志愿者和群眾共同執筆的“環境整治畫卷”,正與“四百”活動的為民情懷交相輝映,繪就出村莊的潔凈與溫情。

凈田行動:田間奏響“綠色曲”
“地膜清理干凈,來年莊稼肯定長得好!”正在地頭彎腰撿拾的神樹村村民笑著說道。結合春耕生產,鄉村干部深入田間動員,公益性崗位人員帶著編織袋巡回收集,志愿者手把手教農戶分揀殘留地膜。春風掠過田野,不再有塑料碎片纏繞秸稈,黃土壟溝整齊延伸向遠方。有村民把清理后的地塊翻整一新:“地干凈了,種啥都有勁頭!”
除癬行動:老墻新生“話鄉情”
“這些廣告撕干凈,老墻看著都年輕了!”丁河村幾位老人圍坐在剛清理完的墻根下感慨。聚焦群眾反映的“墻面臟亂”問題,鄉村干部帶著鏟刀、水桶走街串巷,公益性崗位人員仔細清除殘留膠痕,志愿者攀著梯子清理高處標語。遇到頑固“牛皮癬”,大家蹲下身用鋼絲球一點點打磨。褪去“花臉”的磚墻露出本色,青灰墻面映著春日晴空,孩童用手指描畫磚縫里新生的苔痕,鄉野的質樸之美悄然回歸。

清柴行動:轉角遇見“有序美”
“從前柴火堵著路,如今院墻外能種花!”村民王大娘指著家門口新扎的竹籬笆滿臉笑意。在“進百家門”走訪中,不少群眾反映柴草堆放雜亂影響出行。鄉里迅速組建“清柴小隊”,村干部、公崗人員、志愿者對道路沿線亂堆亂放的柴草進行拉網式清理整治,陳年的“堵心垛”被清運一空,村道豁然開朗。針對清理出來的柴草,組織村民收集編織竹籬笆、木柵欄,沿著村道望去,一排排整齊的籬笆圍欄,在干群協作中“站”成了風景。
下一步,閆家鄉將結合“四百”活動開展,聚焦人居環境整治,通過“隨手拍”監督、“紅黑榜”公示等舉措,讓村莊“顏值”常駐,加力推進和美鄉村建設。
(新聞來源: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