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深入推進“進百家門、訪百家情、解百家難、暖百家心”的“四百”活動中,龍山鎮以民生需求為導向,聚焦群眾“急難愁盼”,成功破解了四方村單村供水的歷史性難題,將“小水井”升級為“大管網”,為村民送上“安全水”“幸福水”,成為鄉村振興實踐中又一鮮活案例。
四方村地處龍山鎮西部,長期以來依賴單村水井供水,但受限于水源不穩定、設施老化等問題,每逢旱季便面臨“水源枯竭、用水告急”的窘境。農民生產生活用水需求與有限的水資源矛盾日益突出,成為制約村莊發展的“卡脖子”難題。村民馬志錄曾感嘆:“以前水井一干,半個村莊就缺水,種地都成了難題!边@一痛點被龍山鎮干部在“四百”活動走訪中精準捕捉。
龍山鎮政府與縣水務局積極對接,統籌規劃,多方協調資源,加大資金投入,從供水管道鋪設、水源保障到入戶設施安裝等環節,都進行了精心安排,經過實地測量和入戶登記,將鋪設自來水入戶管網7500余米,覆蓋農戶450戶2500余人。工程建設過程中,施工團隊克服了地形復雜、施工難度大等諸多困難,加班加點推進工程進度,確保工程質量。構建互聯互通的供水網絡,破解單村供水局限性。

供水難題的解決成為“四百”活動成效的縮影,干部與群眾的關系進一步密切,基層治理“最后一公里”被打通基礎設施的完善為四方村產業發展奠定基礎,旱季供水能力預計提升50%,農民生產用水保障率顯著提高,糧食種植、養殖業發展迎來新機遇。
一泓清水,承載著龍山鎮黨員干部的為民初心,也流淌著鄉村振興的蓬勃希望。從“水困”到“水潤”,四方村的蛻變正是“四百”活動“暖百家心”的生動實踐,更是龍山鎮以實干作答、用民生寫實的時代答卷。龍山鎮將以此次供水工程為樣板,持續推進“四百”活動走深走實。
(來源: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