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張家川縣“4+2”現代產業體系中,張家川縣現代果業產業園作為全縣重點布局的核心產業項目之一,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關鍵引擎。依托東西部協作的強勁動能,這座產業園不僅實現了產業升級,更帶動了周邊群眾增收致富,為縣域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
產業園自建設以來,東部協作地區充分發揮資金雄厚、技術先進、人才富集、市場廣闊的優勢,為產業園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能。張家川縣現代果業產業園占地120余畝,自2022年啟動建設以來,已建成26座智能化反季節大櫻桃冬暖棚、1座占地10畝的大櫻桃三防棚和6座占地20畝的葡萄棚。園區集技術研發、推廣培訓、觀光采摘于一體,以綠色有機為發展方向,著力打造“三新一高”(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高效益)現代農業示范基地。

科技賦能是產業園發展的核心密碼。針對大櫻桃生長過程中光照不足、裂果嚴重等難題,園區引進稀土專用補光設備,在4座冬暖棚(約8畝)安裝了大櫻桃專用補光燈。設備投入使用后,有效解決了光照周期不足的問題,大櫻桃不僅實現提前開花結果,果實品質也顯著提升,裂果率大幅降低,預計將實現提前上市和增產增收。
在葡萄種植方面,科技同樣發揮著關鍵作用。從前期精心挑選適合本地生長的耐寒、適宜采摘的玉波2號、玉波8號兩個葡萄品種,到熟練掌握葡萄栽種、修剪、養護、施肥等全過程管理技術,再到堅持生態種植模式,科技貫穿于葡萄種植的每一個環節。園區負責人縣世亮介紹,玉波2號是晚熟品種,具有抗寒、好管理、掛果時間長、適宜采摘、果肉硬、耐運輸的特點,果實顏色偏黃;玉波8號是早熟品種,顏色為紫色,這兩種葡萄口感細膩、果實飽滿、甜味十足,在市場上十分暢銷。

值得一提的是,由張家川縣氣象局聯合農業農村局、科技局共建的"設施大櫻桃氣象科技小院"也落戶于此。該科技小院通過建立實景觀測系統,創新"產學研銷"模式,打造全鏈條智慧氣象服務體系,為大櫻桃品質提升提供科技支撐。
在市場拓展上,東西部協作搭建產銷對接平臺。東部地區憑借廣闊市場和成熟營銷渠道,幫助張家川縣現代果業產業園的水果拓展銷路。通過舉辦農產品展銷會、電商合作等方式,讓張家川的特色水果走向更廣闊市場。同時,引導東部企業與產業園建立長期合作關系,穩定銷售渠道,保障果農收益。

產業園的發展不僅帶動了水果產業升級,更為當地群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目前,張家川鎮劉家村基地已吸納五六十名村民就近就業,實現了"家門口就業、照顧家庭兩不誤"。同時,產業園還輻射帶動周邊餐飲、旅游等行業發展,形成了產業協同發展的良好局面。
如今的張家川縣現代果業產業園,標準化種植基地碩果累累掛滿枝頭,昔日的貧瘠土地已蛻變為為產業興旺、百姓增收的"聚寶盆"。下一步,張家川縣將繼續深化東西協作,持續完善“4+2”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現代果業產業園向全產業鏈方向發展,讓特色產業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堅實支撐,繪就鄉村振興壯美畫卷。
(來源: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