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午節”和“六一”兒童節來臨之際,5月29日,一場跨越千里的線上文化交流活動在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一小學(泰達一小)與張家川縣堡山小學之間溫情上演。兩地師生雖相隔千里、但“情誼相通”,借助“云端連線”,共同舉辦了“慶端午”主題文化互動活動。據了解,自2019年東西部協作幫扶工作以來,此項活動已連續開展6年。當天,活動邀請張家川縣關工委常務副主任、縣政協原主席李棟一和縣委組織部、團縣委相關負責人參加,并現場為堡山小學轉贈了天津市濱海新區捐贈的圖書,助力“書香張家川”建設。

活動伊始,兩地師生共同觀看了“端午節”宣傳片《康之韻》,穿越歷史的長河,探尋端午香囊的前世今生。隨后,孩子們一起欣賞了飛花令《詩詞中的端午》、“中英雙語”介紹屈原、詩詞朗誦《粽香里的家園詩情》、手勢舞《慶端午》、齊唱讀《九歌·國殤》和《朝代歌》等精彩紛呈的節目。通過線上文化節目的交流互動,傳遞出兩地師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愛與敬意,仿佛將大家帶回了千年前的“端午”時光,讓孩子們深切感受到古人對端午佳節的重視和獨特情懷。

縫香囊、包粽子環節將活動推向高潮。在老師悉心指導下,兩地學生線上學習縫香囊、包粽子的技巧。盡管隔著屏幕,但孩子們的熱情絲毫不減。牽彩繩、裝香料、縫香囊,折粽葉、裝糯米、扎粽繩……孩子們學得有模有樣,不一會兒,色彩豐富的香囊和形態各異的粽子擺滿了桌面。大家邊動手操作,邊分享端午習俗,歡聲笑語回蕩在“云端”。

此次“云端連線慶佳節”活動,不僅加深了兩地校際友誼、增進了師生文化認同,更加強了教育協作交流、促進了民族團結進步。通過線上“縫香囊、齊誦讀、贈圖書、包粽子”等環節互動,天津與張家川的孩子們在“端午”傳統文化的滋養下,跨越了“東西距離”,共續了“山海情誼”。未來,兩地學校將持續加強文化交往交流,讓東西部協作幫扶情誼不斷延續,共同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貢獻力量。
(新聞來源: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