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在第20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之際,張家川縣在行政中心廣場舉辦了一場精彩紛呈的非遺展示展演活動,吸引了眾多群眾參與,現場氣氛熱烈。

此次活動以“融入現代生活—非遺正青春”為主題,旨在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意識,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活動在張家川縣文化館帶來的活力舞蹈《獨E舞愛》中拉開序幕。隨后,國家級非遺張家川“花兒”傳承人獻上原生態花兒,馬也固帶來的《張川的桃花兩岸香》,文化館馬菊平老師演唱的《綠韭菜》,以及花兒傳習培訓班學員們的原生態花兒聯唱,讓觀眾領略了“花兒”的獨特魅力。此外,田灣小曲《十彩花》展現了當地悠久的歷史文化,龍山蒲團棍等武術表演彰顯了張家川人英勇豪邁的氣魄。


活動現場還舉辦了張家川皮毛加工成品展示及非遺走秀展示,一針一線訴說著千年智慧,一步一履踏響著文化新生。同時,為張家川伊悅萬福香醋非遺工坊和張家川伊真香粉條制作非遺工坊舉行了授牌儀式,見證傳統文化的薪火相傳。


據悉,張家川縣非遺保護工作成果豐碩,目前已擁有國家級非遺項目1項,省級非遺名錄4項,市級非遺名錄5項,縣級非遺名錄168個。通過本次活動,不僅讓公眾近距離感受了非遺的魅力,也營造了全社會關注非遺保護的良好氛圍。張家川縣的非遺保護工作永遠不會停止,未來將繼續加大保護力度,推動非遺與現代生活相融合,讓非遺文化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新聞來源: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