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秋收,玉米、漢麻都是曬在院子里,院子地方小,需要好多天才能曬結束,尤其遇到下雨天,不容易干,更揪心,現(xiàn)在村里修了專門的晾曬場,非常寬敞,也解決了我們的大麻煩。”張家川縣馬鹿鎮(zhèn)金川村村民楊繼紅指著剛硬化好的晾曬場,滿是感慨。

金川村一直有農忙晾曬難的困擾,村“兩委”走訪發(fā)現(xiàn),村里一塊閑置空地長期荒著,雜草叢生,成了村民隨手扔垃圾的地方。“把這些空地利用起來,硬化成晾曬場,不就解決村民的‘心病’了?”村黨支部書記陳亞軍回憶起當初的想法,眼里還閃著光亮。說干就干,申請項目庫、規(guī)劃場地、組織施工……幾個月工夫,原本堆著雜物、長滿野草的閑置地,變成了平坦整潔的硬化晾曬場。“這晾曬場場地大,排水好還離家近,這真是辦到我們心坎里的民生實事!”村民個個直夸好!

七月的暴雨,來得又急又猛。雨歇后,村“兩委”心里犯嘀咕:新修的晾曬場,不知道排水好不好、該積了不少泥吧?可趕到現(xiàn)場時,眼前的畫面讓他們紅了眼—— 村民們自發(fā)拿著掃帚、鐵鍬,正忙著清掃泥土、鏟除雜物。“這晾曬場寬敞、平整,秋收時能幫大忙,得護好它!” “政府給咱建這么好的場地,向陽通風還排水性能好,我們出點力應該的!” 沒人組織、沒人吆喝,村民們你一言我一語,把晾曬場拾掇得干干凈凈,比下雨前還整潔。

這場自發(fā)的清掃,掃出的不只是晾曬場的整潔,更是馬鹿鎮(zhèn)鄉(xiāng)村治理的 “新活力”。村黨支部書記陳亞軍看著熱鬧的清掃場面,深有感觸:“我們金川村今年種植玉米1540畝、漢麻980畝,秋收的時候有早收的、有晚收的,大家把晾曬的時間錯開,既方便又快捷。這項民心工程溫暖了民心,民心又反過來凝聚成守護家園的力量。”

今年,馬鹿鎮(zhèn)在金川、寶坪等3村新建晾曬場8460平方米。通過晾曬場的修建,不僅解決了農作物晾曬難的問題,而且改善了村民生產生活環(huán)境,為打造干凈整潔美麗庭院,營造宜居宜業(yè)良好環(huán)境提供了保障。

如今,新建的晾曬場不僅是農忙晾曬的 “好幫手”,更成了村民閑話家常、商量事兒的 “小陣地”。從閑置空地到惠民場,再到共治 “凝聚點”,馬鹿鎮(zhèn)的這些晾曬場,正用最樸實的方式,講述著民生實事如何激活鄉(xiāng)村 “雙向奔赴” 的動人故事——政府把實事辦到群眾急需處,群眾用真心守護共同家園,雙向的溫暖,讓鄉(xiāng)村振興的路越走越寬,越走越暖。
(新聞來源: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