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道水畔的朝陽剛爬上山頭,村民李建國的玩具小攤已支棱起來。“李叔,最近生意是真好!”旁人笑著打招呼,這個曾在家看孫子的老漢,黝黑的臉上堆起褶子般的笑:“一個月掙得,跟在外打工不差啥!”

在張家川縣恭門鎮,這樣帶著水花與歡笑的改變,正從山水間漫進家家戶戶的日子。



浪花朵朵,夏日歡樂場
隴道水畔的頤樂園藏著大乾坤——草裙舞的裙擺掃過晨光,電音DJ的節奏掀動浪花,水上飛人掠過水面時,總驚得岸邊孩子直拍小手。到了夜里,篝火晚會的火星竄向夜空,煙花在水面炸出倒影,爺爺奶奶牽著孫輩排隊買雪糕,年輕人沖完浪就往冰飲攤跑。
“以前只盼著白天做生意,現在從早到晚不停歇,一天流水頂過去三天。”賣涼皮的王嬸算起賬來眼帶笑意。年輕人架著手機直播,白天拍沖浪的刺激,夜里拍彩燈映著的狂歡,引著城里人道:“哪怕住一晚,也要把所有項目都體驗一遍。”



馬場納涼,清風磬人心脾
天河村的山坡活了。馬場外,前來喝茶納涼的人來來往往,帶著一家人或者三五好友敘舊,心情瞬間美麗起來。
“游客要的不是豪華,是咱農村的實在勁兒。”天河村黨支部書記蘇月玲翻出手機里的照片,畫面里城里姑娘正給馬添草料,笑眼彎成月牙,“這笑臉,比啥廣告牌都管用。”

星空之下,日子換新顏
暮色里,天河露營場的燈串亮了。卡丁車引擎混著歡聲笑語,燒烤爐火星濺向夜空,與星星擠作一團。更讓人舒心的是村里的變化,土路鋪成了柏油路,黑夜里亮起了路燈。“最得意的是,在外打工的兒子回來了。”一位村民笑著說,“他說開家戶外用品店,守著家賺錢,不比漂著強!”
如今的恭門鎮,山風裹著歡笑,溪水淌著甜意。沖浪板的浪花撞上卡丁車的輪子,白日的喧囂連著夜晚的燈火——這里的鄉村旅游,早已不是簡單的“玩”,而是把山水變成“搖錢樹”、把晝夜時光都釀成“甜日子”的智慧。
(新聞來源: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